陳曉宇
在現代中國,舞蹈教育的模式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早期的專業型舞蹈教育和另一種普及型舞蹈教育。早期的專業型舞蹈教育是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先后成立了一批舞蹈專業的高等教育院校,他們所培養的專業型舞蹈人才大多以各大藝術團和文工團的從業者為主,同時,這類院校的招生要求也是相當高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舞蹈教育也就開始滲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了,各大普通院校也開設了舞蹈專業,招生要求稍低于專業型院校,成為了普及型舞蹈教育的代表。
專業型普及型人才培養教育模式一、中國舞蹈教育的現狀
20世紀80年代,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進入了高等學院的課堂,形成了專業型舞蹈。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也在不斷追求著精神文明提高,也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高校舞蹈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普通院校的舞蹈教育也在逐步開展普及,形成普及型舞蹈教育。從普及性舞蹈教育的萌生可以看出,舞蹈對我國當今教育的影響是越來越大了,在我國教育的領域中占有者不可忽視的位置。
現在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舞蹈班,無論風吹日曬堅持送孩子學習舞蹈。這樣的狀況對中國舞蹈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是不可忽視的好現象,一切教育從娃娃抓起,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舞蹈的發展如此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也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舞蹈學習的好處可以分為一下幾個方面:形體優美,處于骨骼發展成熟中的孩子學習舞蹈,能使他們站得更直、形體優美,還能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體姿。動作協調舞蹈要求全身各個部位的配合,可以鍛煉孩子的動作的協調性,是孩子充滿節奏感。增強肢體靈活性、柔韌性,經過對舞蹈的學習,孩子們可以對自己進行力量的控制、穩定性、耐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都會得到提高。學習舞蹈,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自信心等。當今社會家長對孩子的從小培養,不僅源于學習舞蹈的好處,也源于社會發展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和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發展。
二、中國舞蹈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雖然舞蹈教育在我國教育界中飛速發展,占有者不可忽視的地位,也形成了舞蹈教育獨有的教學模式,這也模式也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但是,問題還是會存在的,只有存在問題才有不斷改進的過程和不斷進步的空間。
1.舞蹈教學的教材針對性不夠。雖然我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關于舞蹈的教材的書,其中也有很多專業舞蹈教學系列叢書供舞蹈教學使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舞蹈的人都可以通過書本來學習舞蹈的,這些書中,對舞蹈的解說大多是一種文字說明和少量的圖片穿插,這樣的編輯方式會讓很對普通搞笑的師生難以理解,更是不懂得該如何演繹,這并不利于所有的學習舞蹈的學生使用,并不能作為各大高校的普及教材使用。
2.高校舞蹈教育課程安排不合理。多數普通高校會把舞蹈課程安排在選修課和任選課中,把舞蹈教學的課程分成多個小科目,分割細化,舞蹈實踐課和理論課也分割開來。由于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度不夠,往往在選課的過程中不能全面的選擇舞蹈教學課程,從而導致學生對舞蹈課程的學習不夠全面,過于零碎。舞蹈課程教育的目的應是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和實踐以及對學生審美能力及舞蹈藝術欣賞的能力。高校舞蹈教育課程的安排不合理,會導致學生所收到的舞蹈教育的不全面,因為在大多數的舞蹈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也把理論和實踐分開了,在講實踐課的時候,更加注重對學生舞蹈肢體動作和協調度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藝術欣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教師又往往會照著教材內容進行講解,也會做些舞蹈動作,但是并不多,這也就會導致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分離。這樣的課程安排,學生的聽課內容并不能將時間和理論完美的結合起來,會造成學生知識的偏薄。
3.舞蹈教育師資力量的缺乏。舞蹈是一門對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學科,對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及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專業,舞蹈教育對師資力量的教師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由于我國舞蹈教育開展的時間較晚,舞蹈教育方面的專業型高學歷人才較少,導致現在從事舞蹈教育的教師中專業教師很少,大多是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系統學習的人,這一類人對理論實踐及對音樂感悟的綜合經驗等方面也就難以達到舞蹈教育的要求了。最早培養舞蹈碩士研究生的院校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后又有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但招收名額有限,所以我國關于舞蹈方面的碩士研究生人才相比其他學科是比較匱乏的。舞蹈教育中師資力量的缺乏,會直接影響舞蹈教育的實施與推廣。而且,專業基礎差的教師,不僅不利于舞蹈教育的推廣和發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基礎差,就會導致教學時不能將一些舞蹈實踐過程準確的教給學生,這就會使學生的舞蹈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大大降低,效率也會隨之降低。
三、中國舞蹈教育人才培養策略
舞蹈教育的廣泛普及和飛速發展,如今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舞蹈教育在發展中也是不斷地探索和改革的,也在不斷地革新和創新。革新和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定的試錯的過程,只有不斷的試錯和改錯,才會取得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成績。關于文中提出中國舞蹈教育人才培養的問題,寫出一些應對的策略。
1.運用多種方式,精選舞蹈教學的教材。舞蹈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普通學科的教學模式并不相同,舞蹈的教育教學注重的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以及對藝術的欣賞能力。所以對教材的選用有著較高的要求,理論知識太多的教材不利于學生對實踐的學習,所以,再選用教材時,應結合多種方式選擇和展示教材。運用書本和影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可以學習實踐知識。
2.學校在設置課程時,考慮課程設置的務實化和人性化。學校應將舞蹈課程設置為一門統一的高校選修課程,時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將舞蹈課程的結構優化,理論加強,把分開的小課程整合歸一,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選課時不至于選的過于零碎而是比較系統的學習舞蹈,可以使學生對舞蹈的學習更加的完整。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學校在安排課程時應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開設實踐課程的基礎上,還應開設先關的理論課程和藝術賞析課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舞蹈教育的熱愛,使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分析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舞蹈的審美價值的所在。
3.優化師資隊伍。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擔,自身的知識素養和綜合能力也就有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的舞蹈專業的高等人才并不多,但是我國目前實施的教師資格正考試制度也是考核人才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應在平時樹立自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觀念,以身作則,培養自身良好的知識技能,這樣才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推進舞蹈教育的進程。
四、結語
世界著名舞蹈教育家特德·肖思說過:“我認為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獲得滋養、熏陶和鍛煉”由此可見,舞蹈教育即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藝術的欣賞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心發展的毅力,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使其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所以,我國舞蹈教育無論是專業型還是普及型的推進和發展都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對我國舞蹈教育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夏帆.試論中國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養模式[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2):46-49.
[2]劉文芳.大眾化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淺探[J].藝術教育,2009,(05):46-47.
[3]李卓.淺析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J].亞太教育,2015,(28):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