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紅
參與式教學對于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探索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等各方面都大有裨益。運用參與式教學法,從整體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參與式教學法課堂改革活動設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困惑:正當教師滔滔不絕時,就有學生低頭貪玩;正當教師苦口婆心時,就有學生東張西望;正當教師聲嘶力竭時,就有學生有氣無力。教師賣力而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的例子比比皆是,這種現象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嚴重通性問題。
事實證明,運用參與式教學的過程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的過程,也是智力開發和創造力生成的過程、情感涵養和個性養成的過程、良好的態度和習慣形成的過程。這些無法比擬的優點來自于參與式教學本身的設計理念,即參與式教學在理論上以實現教育公平、承認個體差異、協同發展認知與非認識因素以及促進個性發展為其支撐點;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以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為其主要形式;在教學方法上以討論、游戲、演示、練習、實驗等便于學生自主參與、協同工作的活動為主要方法。
設計參與式語文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進行設計;第二,要有明確而具有操作性的活動目標;第三,要有清晰的步驟;第四,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第五,要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第六,要因地制宜,考慮自己在教學設施方面的實際情況。
擬選取經典課文《看云識天氣》,采用參與式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來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1)幫助學習者掌握分類、歸納和總結的說明方法;
(2)初步學會看云識天氣。
活動一:天空那片云
目標:能夠根據回憶畫出云的形狀,并說出云的特點。
時間:20分鐘。材料:白紙、彩筆。
過程:(1)讓學習者回憶以前看到過的云的形狀,可以分組討論。(2)把回憶起來的云彩的形狀用彩筆簡要地畫出來,討論后,可作修改,要求畫不同的云。
活動二:專家評審會
目標:(1)提高口頭能力和分析能力;(2)能初步認識云的形狀與天氣之間的關系。
時間:25分鐘。材料:小紅花。
過程:(1)請踴躍的學習者組成專家評審團,看哪一組畫的云最多姿多彩。(2)全班討論。找出有代表性的幾幅云圖,討論此種形狀的云,會預示者什么樣的天氣情況。各組派代表陳述自己的意見,得出各組的結論。
活動三:天氣預報
目標:(1)能對當天的云的形狀、色彩等進行細致觀察;(2)能根據觀察的結果,用口頭預報的方式琉璃、有條理地預報天氣狀況。
時間:25分鐘。
過程:各組派兩名代表上臺當“天氣預報員”說明今天的云是什么形狀,這種云一出現,天氣回事什么狀況。再請一位學習者上臺,說自己就是這塊云,天氣會是什么狀況。再請一位學習者上臺,說自己就是這塊云,它一出現,天氣就會變成什么樣。最后做總結。
在以上的教學設計方案中,教師以參與式教學為理念,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客觀認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思想,并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從長遠來看,參與式教學對于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探索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等各方面都大有裨益。總結為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創設問題情境設計考慮到了學習的目標,學習的內容以及參與者自身的條件與興趣傾向。
2.力求公平。參與式教學致力于彌補因身體、智力、學習基礎、生活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差距,弱勢群體在學習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與關愛。
3.注重合作。參與式學習提倡分組活動形式,這種形式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會。智慧經驗在合作中得到分享,學習在合作中獲得成功。
4.多元理解。參與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是多元的。運用參與式教學的課堂里沒有標準答案,一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參與式平臺致力于為每個學生提供發現與創造的機會。
5.激發熱情。參與式學習評價注重發揮激勵功能。這里沒有失敗,只有不斷地探究。每個學生在大家的熱情期待中體驗了學習的全過程。
6.長遠發展。參與式學習過程期待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只要學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幫助下進步了,只要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進步的體驗,那么他就獲得了發展。教育的成果并不僅限于課堂知識的吸收,更在于習慣的培養,性格的塑造,競爭與合作的發展,毫無疑問參與式教學的教育意義會更加地全面科學。
7.及時反思。參與式學習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頓悟,在于通過群體交流不斷發現自身之外知識世界來構建新的經驗體系。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體現在參與式教學的課堂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自我糾錯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相互之間的競爭能力。
實踐證明,“學生人人參與,人人振奮,從而人人收獲”的參與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給我們的語文乃至其它學科的教學帶來非凡的效果,值得我們在教學中不斷運用和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