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從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中走了出來,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高中語文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著教育教學的發展。為此,針對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進行闡述,但愿能為大家的有效教學提供幫助。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策略語文這門學科,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改革是為了進步,是為了更好,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在往這個方向大步邁進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一定的問題,使課堂教學費力不討好,沒有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研究出更適合高中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經過研究總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希望能推動高中語文的教學發展和改革的進程。
一、高中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語文畢竟是一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生活能力的學科知識,在教學中老師就要考慮到語文的特性和實用性。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發現好多老師教學沒有目標性,或者根本沒有目標。他們把高中語文當成升學考試的一門提分課程,僅此而已。這種課堂教學的追求,一是讓高中語文教學太有功利性,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對生活的錯誤認識;二是讓高中語文失去了它真正的教育意義,更沒有從學生將來的生活中,工作中,甚至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中進行考慮,制定明確目標,實施有效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發現,在課前老師是否精心制定明確的目標,直接影響著或決定著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影響著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使學生覺得語文就該是想到哪里學到哪里,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這種無目標,無方向的教學,不但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且會造成課堂教學面面俱倒,使學生抓不住重點,學習效率低下。
2.課堂教學形式化。首先是內容的形式化,內容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但是由于有些高中語文老師還固守傳統觀念,在課前不精心備課,在課堂上照本宣科,沒有精心設計課堂內容,也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與需要,致使教學內容嚴重形式化,虛多大于實,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是教學活動形式化。所有的教學活動方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可是有些老師為了提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卻不顧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盲從地利用多媒體或者采用一些根本不符合課堂教學內容的方式方法。這樣的教學活動看似很有人氣,很熱鬧,但其實整個活動忽視了本質,導致了本末倒置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費力費神,效果低下。
二、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進策略
1.強化、明確教學目的。實踐證明,一堂課的教學成敗,明確的目標是關鍵。在具體的日常教學中,老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在課前根據教學情況,學生情況,精心設制教學目標,制定明確的目標后,首先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根據目標有節奏、有計劃,有的放矢的進行有效教學,而不在盲目地依次機械地教學;其次,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會在學習中朝著目的不斷地努力,爭取和老師一起達到教與學的目的,完成教與學的任務;三有了明確的目標,老師就可以有效把握教學進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做到教有效,學有效,從而真正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2.創設實際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包含了人類文明進化的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詩經》、散文、詩歌、歡劇、小說等,且學習它不僅僅是為了方便生活,還有讓你感悟生活,體現人生,是學生以后豐富自己精神的主要渠道。所以,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老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給他們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把學生帶入到特定語文知識的環境中,讓他們易于理解,更產生興趣。比如,《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除了她給人一種柔靜的美以外,她為什么進府要小心翼翼,怕人笑話。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把這段電視劇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去體會。老師也可以分組叫學生進行表演這段進府的過程,讓他們在表演中進行感知,從而深切體會林黛玉內心的自憐、自尊,掌握文章主旨,了解中心思想,增進學習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引導下,要想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目的,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作為高中語文老師就要轉變觀念,明確目標,在課堂上自如靈活地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真正提高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效果,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斌山.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
[2]姚續權.試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張薇.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D].四川師范大學,2012.
[4]黃秀英.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外閱讀,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