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對于音樂來說,是人們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出創造出的一種藝術,同時也可以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因此,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出的緊張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的影響下增強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喜歡上音樂。結合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的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職音樂教學學生主動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幫學生共同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轉變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是就教育現狀來說,真正落實到位的并不多,一是與我國的教育教學體制有關,二是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有關。老一代的教師沒有經受過專門的培訓,他們的授課方式仍舊多以傳統“填鴨式”授課為主,學生在原本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習慣了舊有的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因此難以主動進行探究思考。對于中職音樂教育來說更是如此,中職學生上課普遍積極性不高,不習慣主動探究問題,中職老師習慣于舊有的“填充式”教學,難以轉換新思路,這就使得學生愛聽歌不愛學歌的風氣日漸盛行,阻礙教學活動的開展,更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中職音樂教育的特殊性
中職音樂教育方式與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都有所區別,首先,中職教育與基礎教育階段相比,學生的年齡更大,接受能力更強,思想和心理上更為成熟,且普遍有一定的基礎;其次,與高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學生有更好的基本功和專業性,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更強,同時他們對學習的態度相較于中職學生來說更為端正。因此在中職教育這一階段,對中職學生音樂教育的培養要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更為適宜的調整。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在專業性上弱于高等院校的學生,但是他們同樣有著很強的創新能力和活躍的思維。因此,若是可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的潛力充分發揮,前途同樣不可估量。但是課程教學時間是固定的,要想讓學生既可以充分利用好課上時間又可以更好地把握住課余時間,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便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養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便讓學生有了主動探究的欲望和想要學習的心態。長久以來,音樂教育一直面臨一個尷尬的境界——學生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老師上課方式呆板不受學生喜愛,傳授式教學難以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學生對老師的講課“不感冒”;二是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關注點脫節,即老師傳授的東西過于老套,無法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學生無法對此產生喜愛和探究欲望;三是學生的學習意識不足,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或學生難以對自己進行很好地管控,不能使自己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動性不足。因此,如何通過調整老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是我們所關注的。這就要老師轉變教學模式,提升課堂吸引力,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進而主動學習。如在教學中可以開設課堂音樂會,即老師在這一節課講授的音樂知識讓學生在課下找出與之相關的歌曲進行練習,并在下一節課時進行演唱,其余的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指出其演唱的優缺點,老師最后根據學生的演唱進行點評。這樣學生因為演唱的原因,會在課上認真聽講老師傳授的樂理知識,在課下仔細練習和準備,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音樂學科來說,與其他學習不同,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固定的學習模式與思路,而對于音樂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學生進行理解的,因此想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并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述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并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增強體驗才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著進行創作,并適當進行鑒賞,只有讓學生自己融入到音樂中去,才能感受到音樂中的美,才能掌握到音樂中的真諦。且對于自主學習來說,是與傳統學習相互對應的學習方式。通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探討,可以很好的實現學習的目標。就目前的時代來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先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并引導學生怎樣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都分析透徹了在教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動腦,并進行探索與實踐。如在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出一些懸念來讓學生進行思考。并讓學生進入到思考的模式中去。此外在結束課程教學以前,教師還要引領學生針對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同時,還要對下一堂課的內容做好鋪墊,學生對于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也就產生出了學習的興趣,這樣也就實現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目標。
四、課程設置現代化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應對課程學習目標進行更合理地設定,使之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在視唱練耳的課程目標設定上,一是針對學生對音樂的具體認知,讓學生掌握視唱練耳的基本方法和相關技巧,培養出良好的音樂思維,可以讓學生自覺地將自己的樂理知識運用于音樂中;二是要針對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融入感,讓學生以更好的態度對待音樂,并可以更好地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其中,感悟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在音樂課程設置上,一是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嗓音情況、樂理學習情況、藝術表達等情況,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選取經典歌曲或優秀的民族歌曲,提高學生的興趣。二是請當地比較有名的歌唱家進入課堂為學生進行歌唱方面的講解和示范,為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五、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在音樂教學中,要大膽進行創新,或是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進行選擇,并讓學生適當接觸一些流行的樂器與歌曲,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目光,開闊學生的視野。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中的樂趣,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出相關的背景資料,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中,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歌曲的創作背景與方式的社會情況,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從而更好的掌握這一歌曲。
六、結語
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應當對課堂教學活動主動參與,這樣才可以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同時學生在課下應主動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拓展,鞏固和提升自己現有的音樂知識。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營造的,在強調學生學習重要性的同時,老師應當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求索,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麗.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
[2]孟佳.淺談中職音樂課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4).
[3]付葳葳.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天津教育,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