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黃云飛+蘇德奇+田薇+劉濤+張晨
結合本教研室在《毒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討論了在《毒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必要性、案例準備、教師培訓、實施難點等內容,并進一步總結了“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前景。
教學模式毒理學基礎教學案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區別于我國傳統教學方式(講授授課)的教學方法。PBL教學由主講教師預先設置與理論知識相關的問題情境,學生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科學理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而這些能力在醫學生的培養中又尤為重要。因此,近年,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開始逐漸認同并大力推進PBL教學模式。《毒理學基礎》是預防醫學本科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理論性較強,學科知識的深度、廣度和跨度都較大,學生普遍反映比較難學。近年來,我教研室在毒理學基礎教學中逐步嘗試開展PBL教學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毒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毒理學基礎主要研究外源化學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對生物體和生態系統的損害作用與機制,以及中毒的預防、診斷和救治的科學。它包括描述毒理學基礎、機制毒理學基礎、管理毒理學基礎三個研究領域,它們構成毒理學基礎研究的核心-危險度評定/風險評估。毒理學基礎是預防醫學的基礎學科,其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技術是預防醫學其它各學科的基礎,具有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雙重性,已被用于安全性評價、危險度評定、危險性管理與交流。因此,毒理學基礎對預防、控制和消除威脅人類生存環境質量和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改善衛生狀況,促進人群健康甚至維護國家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毒理學基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毒理學基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預防醫學專業其它課程的學習奠定理論和實驗基礎。由于毒理學基礎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學科知識的深度、廣度和跨度都很大,學生普遍反映毒理學基礎課程比較難學,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教研室教師嘗試在毒理學基礎課程部分章節的教學中應用PBL 教學模式,以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PBL教學案例的準備
PBL教學模式要由教師首先提出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同時設置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的方式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與傳統的教師講授型教學模式不同,PBL教學模式 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先看到一個實際問題,即案例,為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學生要從多方面搜集資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案例的準備在PBL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獲得適宜的教學案例,我教研室教師分工協作,分別查閱相關資料,共同討論獲得相關的教學案例和問題,盡量選擇生活中的毒理學基礎案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的問題覆蓋所學章節的全部應掌握知識點,通過由淺入深,一步一步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掌握毒理學基礎相關理論知識點。
三、PBL教學指導教師培訓
PBL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專業知識、組織能力和溝通技巧都有較高要求。我校為了擴大PBL指導教師團隊,滿足PBL教學的師資需求,也開展了新增PBL教學指導教師培訓工作,要求參加培訓的教師具有講師及以上教學職稱,近三年至少有一年及以上的本科授課經歷;培訓形式主要包括:(1)PBL專題講座,PBL概念、內涵、教學要求、注意事項以及案例撰寫技巧等。(2)PBL教學模擬與小組討論,分組進行教學模擬與小組討論。(3)PBL教學觀摩,按照安排進入PBL教室觀摩PBL教學。為獲得良好的PBL教學效果,我教研室要求參與 PBL 教學的老師必須參加培訓,并獲得PBL教學指導教師資格證書。通過培訓學習,我教研室教師的專業知識、組織能力和溝通技巧都獲得了較大提高,為順利實施PBL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PBL教學的難點與思考
PBL 教學相對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就目前毒理學基礎54學時(理論36學時,實驗18學時)的課程來說,短期內難以全面開展PBL教學,只能先選擇其中的少數幾個章節預先開展PBL教學。此外,PBL教學是以學生為主導,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參加到討論學習中,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課余時間來查閱資料和預習準備,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負擔加重。而教師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PBL教學案例及問題的設計與準備。此外,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PBL教學模式的實施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學生更傾向于習慣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針對以上原因,我教研室經全體教師集體討論認為,可先在《外源化學物的一般毒性作用》這一章的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教師又充分的時間精心準備案例,也使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五、前景及展望
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先開創PBL教學法,因為其在學生創新性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優勢備受教育界關注。目前,越來越多的院校已經開始逐步實施 PBL 教學模式,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績。PBL教學模式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聽課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式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探究精神。開展PBL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準備緊扣知識點的精彩案例,制訂有針對性的問題;學生需要轉變學習觀念,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相信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會更加廣泛。而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積極總結PBL教學實施中的經驗和不足,探索出一條適合我校學生的PBL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Willis SC,Jones A,Bundy C,et al.Small——group workand assess-ment in a PBL curriculum: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ive evaluationof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process of working in small groups and its assessment[J].Med Teach,2002,(05):495-501.
[2]黃亞玲,劉亞玲,彭義香.中國學生應用PBL學習方法可行性論證[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01):3-4.
[3]齊寶寧,孟娟娟,楊媛.PBL結合CBL教學法在《毒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3,(22):2683-2684.
[4]顧愛華,王心如,劉起展.毒理學課程的創新教學模式初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1,(06):476-479.
[5]任銳,張旸,高淑英.PBL教學法在毒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9):666-669.
[6]陳慶,牛玉杰,郭稚寧.毒理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型預防醫學人才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02):331-334.
[7]張朝暉,黃煉,李程.改革《毒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創新性預防醫學人才[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