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柱
新課改下,新的教學方式在實行過程中對課堂的效率提出了較高要求。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提高生物成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提出相關建議。
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競賽活動新課改這個話題,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它已悄然發生在教育做過程之中,陌生,在于它奔向教育事業美好前景的道路依然在探索的過程之中。新課改提出了教學方式的革新,為教師進行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減少自己講授的頻率,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頻率,將教師為核心的教學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作為具有能動性的獨立個體,學生能夠在次教學方式下通過主動的思考進行知識的獲得,且此方式下學生掌握到的知識相比于教師的傳授更加鞏固。
眾所周知,高中的文理分科對于學生進行更進一步的文理學習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相較于文科生對于生物這門課程的學習,理科生對于生物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面對高考的壓力,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仍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在生物的學習中無法體會到新課改帶來的新變化。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搜索、整理、深入分析,對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教師備課,學生預習
構建高效生物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提前準備。教師的準備叫做“備課”,學生的準備叫做“預習”。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相結合,能夠在前提上滿足構建高效課堂的最基本條件。
教師的備課需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針對新課程提出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中需要聯系自身已有的知識架構、教師課前提供的相關材料和問題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新的生物知識的探索,因此,教師在備課中為學生準備的相關問題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而且又與新知識相聯系,從最符合學生探索知識的方面切入,為學生進行新知的探索提供一個固著點。
學生的預習是為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做準備。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知識閱歷更加豐富,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一些生物的專業名詞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謎”。學生的預習是為在課堂上能夠區分出即將學習的知識和這個“謎”,從而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探索方向的正確性,是課堂的學習更具有高效性。
二、課上教學——教師輔助,學生主體
1.創設環境,小組學習
為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也使生物教師的對于學生探索知識的方向進行更好的掌控,生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物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合作共同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彼此的幫助中共同提高生物成績。小組學習的方式,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一個學生所困惑的知識或許可以通過另一個學生來解決,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卻也適時地完成了新課標的要求。
2.學生主體,探究學習
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得以學習,這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要求。生物學習中不乏實驗,筆者認為實驗課程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最好機會。實驗課堂的探究過程能夠使學生在動手實驗的同時,積極動腦進行思考,從而在手腦并用的情況下獲得實驗結果,也就是教師希望學生所獲得的生物知識。另外,相比于其他知識的學習探究過程,實驗課堂中學生的探究似乎更加積極主動,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呈現出高效課堂應有的景象。
三、課后活動——教師舉辦,學生參與
課前需要準備工作,課上進行教學工作,課后,生物教師可以通過舉辦相關的生物活動進行知識的鞏固工作。筆者在此列舉兩個自身常用的競賽活動。
1.生物實驗小競賽
一些經典的生物實驗,可以在活動過程中設置一個“生物實驗小競賽”的環節進行競爭,如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等,這樣的實驗生物性極強,且需要生物中專門的顯微鏡設備進行觀察,可以考察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整體掌握程度。
2.生物知識大比拼
生物這門科目中具有大量的知識儲備,高中生物只是對整個生物學系統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教師可以在生活競賽活動中增添“生物知識大比拼”一項,將生物中的知識設置為題目對兩組學生進行提問,答對多者為勝。教師在學生大體的過程中對蒙對和答對進行區分,從而確定學生的生物知識儲備。
筆者發現,相比較于學習知識內容的過程,學生更喜歡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教師設置一些與生物有關的活動來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察,從而為制定更進一步的教學計劃做準備。
四、結語
高中生物的課堂是否具有高效性對于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具有重要影響,生物教師應不斷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進行探索,從而在生物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丁雪芬,吳壽生.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