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玲
從傳統的“工作室”和“項目化”教學模式談起,分析了所在學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和“雙導師、項目式”教學模式的現狀,討論了如何在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和深化校企合作下,創新改革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導師制、項目團隊式”教學模式的初步思路和舉措。
高職環藝工作室導師項目團隊一、引言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怎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成為專業建設的重點。筆者通過對“工作室導師制、項目團隊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探索如何全方位提高學生高品質對口就業率,適應行業市場的動態需求。這種創新、高效的教學模式希望能對當前環藝設計教育起到一定借鑒意義。
二、目前南鐵院環藝專業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上存在的不足
對行業市場的調研還不夠深入,對職業崗位動態發展趨勢關注度欠缺,導致人才培養定位不夠精準,有時出現偏差,調整也不夠及時有效。在一段時間內偏重設計方案和創意,一段時間內偏重工程技術,現根據本專業實際發展情況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調整為以創意設計為主,工程技術為輔的多元大環藝格局。
2.課程與教學環節存在的不足
課程體系未根據行業崗位要求進行系統調整,科目和項目課程有分割,技能群體之間銜接性不強;重點技能缺乏重復性和強化性訓練,課程多,內容龐雜,實踐性弱。教學模式創新不足,要改變學生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式,自主學習,自我增值。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3.師資力量
對近幾年學生對口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后,分析得出要密切結合崗位需求細分專業方向,通過各種途徑提升現有教師團隊的實踐能力,讓教師形成學習與自我增值的良好氛圍,實現在各自主要教學方向上的強化。強調社會服務的價值取向和宗旨,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4.校企聯合培養
校外實訓基地發展的穩定性不強,頂崗實習企業規模不大,需求人數較少,要與行業內規模較大的設計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獲得企業訂單培養項目。更好做到校企協同育人。創建校企共同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共同選定和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共同實施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計劃等。
三、建立“工作室導師制、項目團隊式”教學模式
1.先進經驗借鑒
(1)對比與分析。中國美院高職學院景觀設計專業,蘇州工藝美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兩所老牌知名藝術類院校,依托美院基礎,采取以設計表現為主的教學模式,近年摸索設計表現和工程技術并重的模式,均為教師工作室模式,仿真模擬訓練或參與真實項目方式。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重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采取工作室項目式和創意工坊形式,培養創意型和高端技術應用型人才,在歷年歷屆國家級專業競賽中成績顯著,獲得良好口碑和知名度,為專業進一步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2)借鑒與啟示。借鑒以上各院校同專業特色及優勢,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變通出適合自身發展規律的專業發展思路。我們是鐵路院校的地方專業,要做精、做優,做出特色,并形成一定的區域內競爭力。相對于園林技術專業,我們錯位側重于“文化創意方向,硬質景觀方向”,并以企業方案設計項目貫穿全過程。相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我們錯位側重于“工程技術和管理方向”,并加強拓展工程施工類校企合作企業。要立足環藝景觀行業企業,歸納其生產流程特點,結合職業崗位特色,做到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模式方法和行業同步發展。
2.本專業實踐與探索
團隊式指的是參照企業項目團隊運作,合力協作的模式,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之間團隊合作的精神。通過“工作室+項目庫+團隊式”的結合,在教學實施環節中實現人才培養的四個融入,即企業人員融入教學團隊、企業項目融入項目教學、企業文化融入教學環境、企業標準融入生產性實訓,實現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
四、未來規劃目標和舉措
我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堅持工學結合,充分發揮“工作室導師制、項目團隊式”教學模式的功能,按照虛擬項目實驗、仿真項目實訓、真實項目實習的流程順序實施項目課程教學,同時,將文化素質教育和職業綜合素質教育貫穿滲透于人才培養全過程,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職業活動能力和健全人格;堅持人才培養目標考核的開放性原則,以校企聯合考核、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并重考核為主,最終完成整個教學體系建設。
1.建設適應“工作室化”教學模式要求的創新教學團隊
以提升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促進教師分類可持續發展,并提倡個人發展和專業發展相結合。針對不同的教師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結合專業的導師制細分方向,以保證教師分類分層可持續發展。如創意設計類,設計表現類、城市景觀類、施工技術類、綠化園藝類。
2.形成體現“工作室項目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采用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以典型的企業設計項目為載體,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單元設計,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團隊式,學生合作式,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學。校內專業教師課程模塊化,外聘企業專家協同式教學。同專業不同年級梯隊式,不同專業復合型實踐組合,不同院校同專業或跨專業創新組合。
3.基于“工作室項目化”的課程體系改革與措施
積極與企業合作,通過對環藝設計專業崗位(群)工作流程的調研、討論、分析,構建設計創意基礎課程、設計技術核心能力課程、綜合技能訓練課程及綜合實踐環節。以真實項目作為載體進行教學,項目由淺入深,使學生得到真實工作任務的訓練,還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項目工作室展開教學,提出“工作室即工作崗位”的思路。依托行業人才、企業人才培養學生,引進企業入駐校的設計工作室。聘請行業知名設計師、企業高層管理人為兼職教師和校外實習指導教師,將項目實例、最新的施工工藝、設計風格、管理方式和工作要求引入課堂,帶動學生就業、創業。
4.健全教學質量監督體系,實施多元化教學效果評價機制
實施全面過程監控,實現制度化、動態化、立體化管理的目標。推進多元化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評價機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制訂課程的評價標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結果質量的評估。實施“專業能力考核制”,在入學時進行綜合素質測評,在設計基礎課程木塊結束時進行學習效果測評。完善項目化教學課程的過程控制,推行綜合實訓項目校外盲審制度。實施專業導師工作室和實訓基地管理體系,以保證實訓教學質量。
五、結語
本校環藝設計專業“工作室導師制、項目團隊式”教學模式已開展了若干年,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效,學生就業品質連續提高,且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本專業在未來發展中會繼續推行這樣的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一個開放與發展的教育環境。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更快熟悉工作流程和培養職業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創新能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曾筱.西華大學環藝專業“工學結合”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職教論壇,2016,(11).
[2]馮憲偉.高職院校環藝設計專業“名師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9).
[3]王文玲.環藝專業工作室制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1,(21).
基金項目: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院級人文社科類重點課題基金資助“基于環藝行業市場動態需求下的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Y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