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英,郭覆平,羅壯雄
(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511500)
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護理配合對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
鄧秀英,郭覆平,羅壯雄
(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511500)
目的 探討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護理配合對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 04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給予其小切口手術與人工晶狀體置入術治療,同時做好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配合工作。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結果 ①與護理前比較,患者護理后的眼壓顯著下降,視力明顯上升 (P<0.05)。②護理后,患者的癥狀與視力、精神心理、身體機能、社會活動等生存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 (P<0.05)。結論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配合措施,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改善患者的視功能,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老年性白內障;護理配合;治療效果;生存質量
臨床中白內障是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高發于老年群體,其發病率也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1]。老年性白內障主要是由于眼內晶狀體發生老化變性,逐漸變渾濁,出現不透明現象,使患者的視力嚴重受到影響,嚴重者甚至失明,影響其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2]。老年性白內障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改善眼部視力。但手術過程中會對眼角膜產生化學性與機械性損傷,出現大泡性、角膜失代償等角膜并發癥,術后還可能因護理不當而發生眼內炎、繼發性青光眼等[3]并發癥。因此,在對老年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需要加強護理配合,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 040例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觀察護理配合對其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1 040例 (1 040眼)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其中男637例,女403例;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為 (76.4±6.2)歲。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確診,均為單眼發病,同時排除有手術史與嚴重并發癥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給予患者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對其進行小切口手術聯合人工晶狀體置入術治療,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患者術前以及術中均未采用非激素類抗感染藥物。
1.2.2 護理配合方法
1.2.2.1 術前護理配合 ①術前評估。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仔細評估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狀況,指導其接受心電圖與眼科檢查(包括眼軸的軸長、角膜曲率等),并及時處理好可能引發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相關潛在問題,如咳嗽、發熱等;為確保患者術中能夠有效配合醫護人員,可訓練其保持良好的固視;術前3 d,叮囑患者每隔2 h用抗生素滴眼水滴眼一次,以避免發生術后感染;手術當天,做好備皮及手術區域標記等工作。②心理護理。手術前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以及不夠了解手術,不可避免會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此時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齡均較大,護理人員應具備足夠的細心與耐心,并以患者實際接受能力為依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解手術的步驟、目的、麻醉方式、相關注意事項等。同時,還應與患者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鼓勵其將心中的疑慮及擔憂說出來,并給予針對性處理。在消除患者負面情緒的基礎上,充分提高其治療信心。③手術室環境準備。確保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及光線適宜,環境條件應滿足手術需求,并仔細檢查各項手術器械,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1.2.2.2 術中護理配合 患者術中處于清醒狀態,護理人員應仔細觀察其情緒變化,給予安慰與鼓勵,嚴密監測其生命指標(如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手術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確保患者眼內的灌注液處于通暢狀態,置入人工晶狀體前需進行復核,確保手術正確。結束相關操作后,給術眼涂上抗生素眼藥膏,并用無菌紗布包扎。全部操作結束且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均恢復后,可將其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
1.2.2.3 術后護理配合 ①基礎護理。給予患者活動、飲食等生活指導,叮囑其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大便暢通。仔細觀察患者的術眼,一旦發生分泌物增多或滲血、眼痛等癥狀,應立即向主治醫生報告,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②用藥指導。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醫囑用藥,滴眼藥水時注意動作輕柔。③出院指導。叮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眼睛與臟水等不干凈的物品接觸,發放有關自我護理的宣傳冊,告知其隨訪時間,日常生活中若出現不適,需及時來院就診。
1.3 觀察指標 觀察與記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①治療效果用視力及眼壓變化情況表示;②采用視功能損害生存質量量表評價生存質量,主要包括癥狀與視力、精神心理、身體機能、社會活動,共20個指標。各指標由患者在模擬線性等分線中進行評定,等分線的范圍為0~1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患者的眼壓與視力情況比較 與護理前比較,患者護理后的眼壓顯著下降,視力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的眼壓與視力情況比較 (±s)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的眼壓與視力情況比較 (±s)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
時間 例數 眼壓 (mmHg) 視力護理后 1040 13.2±0.4* 0.98±0.25*護理前 1040 19.0±0.7 0.32±0.12
2.2 護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 護理后,患者的癥狀與視力、精神心理、身體機能、社會活動等生存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 (±s,分)

表2 護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 (±s,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
時間 例數 癥狀與視力 精神心理 身體機能 社會活動 生存質量護理后 1040 64.5±8.0*32.1±12.8*36.7±10.5*31.9±13.2*139.6±37.8*護理前 1040 31.3±9.5 18.4±11.4 20.2±11.0 18.2±10.3 80.3±31.6
白內障是在遺傳、免疫與代謝異常、局部營養障礙、老化或外傷等原因的影響下,晶狀體代謝發生紊亂,其蛋白質變性而混濁,晶體的透明度降低。白內障多發于老年群體,其臨床表現為視力逐漸下降[4]。近些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且人均壽命不斷增長,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相關研究[5]顯示,我國白內障每年的增長人數達到了50萬左右,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性問題。
現階段,臨床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主要采用傳統的小切口手術聯合人工晶狀體置入術,由于其具有切口較小、術后視力恢復快等顯著優點,得到了廣大患者的青睞。但由于手術的需求量比較大,術中稍有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機械性損傷,術后還可能因護理工作不到位而發生眼內炎、繼發性青光眼等并發癥[6]。因此,為減少術中的不當操作,保證手術安全、順利開展,同時也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7],醫護人員需要積極做好手術護理配合工作。
本研究選取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 04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通過在術前、術中、術后階段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配合操作,有效緩解了患者的負面心理,通過仔細觀察其病情及身體狀況,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充分保障;術后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及出院指導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患者的視力及眼壓得到顯著改善 (P<0.05),同時,患者的癥狀與視力、精神心理、身體機能、社會活動等生存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 (P<0.05),與相關研究[8]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配合措施,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改善患者的視功能,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1] 郭俊紅,齊天梅,陳妍鵬.心理護理對老年人白內障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J].海南醫學,2014,16(23):3581-3583.
[2] 禹菊仙.探討老年性白內障復明術應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73-74.
[3] 張晶瑤.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及對應干預效果分析 [J].河北醫藥,2017,39(3):471-473.
[4] 項麗敏,沈建國,侯梅瑾,等.心理干預對白內障圍手術期患者術后視力、生活質量及醫患關系滿意度的影響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1):66-67.
[5] 卞立杰.白內障手術護理配合對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 [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2):80,96.
[6] 童秀.整體化護理對白內障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20):18.
[7] 趙紅花.白內障手術護理配合對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的影響 [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5):195-196.
[8] 孫換芬.老年性白內障手術護理配合對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 [J].健康前沿,2017,26(5):233-234.
(責任編輯:鐘婷婷)
Influence of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DENG Xiuying,GUO Fuping,LUO Zhuangxiong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5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 1 04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given small incision surgery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ordination work were done.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Results①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patients'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nursing,and the eyesigh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②After nursing,patients'quality of life scores,such as symptom and eyesight,mental psychology,phys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P<0.05).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quality of life and visual function,which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Senile cataract;Nursing cooperation;Treatment effect;Quality of life
R473.77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313
2017-06-16
鄧秀英 (1976-),女,廣東英德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