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劉瑩,何鳳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肝膽胰科,廣東 廣州 510060)
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劉娜,劉瑩,何鳳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肝膽胰科,廣東 廣州 510060)
目的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采用基礎護理,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54%(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1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46% (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 (P均<0.05)。結論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行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肝動脈灌注化療;應用效果
肝動脈灌注化療是臨床治療肝癌的主要非外科手術方法。對于肝癌患者而言,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給予良好的護理服務,同時對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促進作用[1-2]。本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中,男40例,女25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 (51.1±3.7)歲。觀察組中,男42例,女23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 (52.8±4.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身心整體護理。手術前完善患者的相關檢查和化驗,隨后對其實施簡單的心理疏通。手術后對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預防觀察,患者出院時給予簡單的出院指導。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護理,創建路徑護理小組,收集有關資料,隨后對收集的資料通過護理程序進行評估、分析、應用,制定合適的護理路徑內容。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發放路徑表,講解表中的相關內容,護理人員需要依據表中的內容對患者進行護理,而后結合其實際情況、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情況等對其進行綜合性評估,護士長需要檢查表中護理內容的執行情況,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大致如下:①入院首日: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入院相關情況,包括入院須知、病房環境、住院制度、人員管理情況等,同時檢查患者的脈搏、呼吸、血壓以及體溫情況,進行入院評估。②入院第二天至術前1天: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疏通,護理時需重視其心理情況,交流時采用真誠、和藹的態度,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從而了解其心理要求和產生焦慮的主要因素,依據病因給予心理疏通。將心理調節方法告知患者,并對其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告知患者治療方法的目的、治療優勢以及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事項,指導患者家屬正視其病情,并協助患者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同時,手術前需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肝腎檢查,包括血肌酐、血常規、MRI檢查、凝血四項等,充分了解其肝門靜脈血管狀況。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觀察患者的足背搏動情況,從而了解其下肢血液循環是否發生異常。患者兩側腹股溝和會陰位置需要進行備皮。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病床上進行大小便練習。③手術當天: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更換手術衣,并留置淺靜脈針,創建靜脈通路,手術前30分鐘肌注胃復安、非那根。手術后應觀察患者的穿刺位置、切口位置,若出現松脫現象,需進行加壓包扎;若出現滲血,應采用沙袋;當出現慢性滲血現象時,可延長包扎時間。然后對患者穿刺下肢實施制動,限制其活動情況。術后24小時患者應變化體位,可向對側位置進行20°~30°翻身。并在患者的足背動脈位置作一標志,有助于正確觸摸動脈搏動情況,然后觀察末梢皮膚,依據末梢循環的實際狀況調整包扎程度。此外,還需對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血腫等并發癥進行護理。胃腸道反應:在進行肝動脈灌注化療過程中,由于灌注高濃度藥物的時間較長,灌注時極易出現十二指腸和膽囊反應現象。手術后3天患者會產生顯著的消化不良現象,為此需指導患者食用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惡心和嘔吐:為防止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現象,應對其進行預防性用藥,從而使鎮吐藥能夠發揮出自身的效果。患者在用藥后若發生血象降低或食欲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反應,護理人員需記錄其24小時出入量,以免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血腫:由于反復穿刺,穿刺位置會發生血腫,而當患者血壓較高或出現凝血異常時也會產生血腫,因此需對其發展情況進行詳細觀察。④術后首日以及出院前1天:護理人員需幫助患者進行下床運動,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同時告知患者需定期回院復診。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后均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評估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度 =(非常滿意例數 +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2.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 (d) 住院費用 (元)觀察組 65 8.2±1.6 10868.8±3541.2對照組 65 14.5±2.2 17768.5±4522.8 t 18.672 9.684 P<0.05 <0.05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中有4例患者發生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6.15%;對照組中有6例患者發生尿潴留,2例患者發生血腫,4例患者發生血腫,發生率為18.46%。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561,P<0.05)。
肝癌具有較高的惡性程度,且患者極易產生不良情緒,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病情恢復[3]。因此,在患者入院時給予相應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4]。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按照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能夠使患者自入院開始就接受完整的護理服務,患者可對每日的護理計劃進行相應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護理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5]。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這是由于手術前將肢體制動的目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且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病床上排便訓練,可降低患者的尿潴留、出血發生率[6]。另外,臨床護理路徑在應用過程中可將護理內容進行程序化,依據路徑內容給予患者護理與健康教育,不僅培養了護理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確保護理內容有效實施,同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行肝動脈灌注化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其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1] 倪春玲,張國梁.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患者的應用研究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85-1987.
[2] 宋丹丹,馮利蕓,徐雪平,等.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233-234.
[3] 梁麗容.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治療肝癌168例圍術期護理 [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9):65-66.
[4] 程光榮,郭麗萍.肝癌患者接受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后護理康復效果分析 [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6):700-703.
[5] 王芳,龍劍,揚帆,等.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效果探討 [J].實用臨床醫學,2007,8(9):109-110.
[6] 王俊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1):107-109.
(責任編輯:鐘婷婷)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LIU Na,LIU Ying,HE Fengyi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Pancreas,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 51006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Methods 130 cas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basic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hospitaliz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1.54%of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6.15%,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8.46%of control group(P<0.05).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both P<0.05).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chemotherapy,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Application effect
R473.73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317
2017-07-02
劉娜 (1987-),女,廣東廣州人,本科學歷,從事肝膽胰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