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平,徐 慧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2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李慶平,徐 慧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2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以60例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干預。結果 護理前,2組的焦慮、抑郁情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下降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和生活質量,臨床價值極大。
綜合護理;直腸癌;人工肛門;生活質量;焦慮
直腸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系腫瘤,結腸造口術后患者多存在排便困難,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造成較大阻礙[1]。術后直腸癌患者溶于出現多種并發癥,常見的有造口周圍紅腫、出血、攣縮以及造口狹窄等[2],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負擔和痛苦。現將綜合護理干預對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作用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共有。按照隨機方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有30例。納入標準:符合直腸癌的診斷標準;年齡18歲以上;行術后人工肛門。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嚴重心理障礙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問卷調查和臨床治療者;合并有嚴重精神障礙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對照組有女18例,男12例,年齡在38~78歲,平均(53.5±5.6)歲。觀察組有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36~78歲,平均(53.8±5.3)歲。本次試驗報批我院醫學倫理會同意,所有患者及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內容包括給予患者的病情監測和評估,引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在術前3 d以及術前1 d給予灌腸,保持病房環境的癥結衛生。給予患者常規用藥指導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
1.2.2 觀察組
采用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包括:(1)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向患者解釋直腸癌的發病原因、發病過程以及治療的方法和所能達到的效果等。同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撫,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穩定患者的情緒。(2)飲食指導,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不良反應,給予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和高蛋白的飲食,堅持低鹽低脂飲食原則與少食多餐的原則。(3)做好造口袋護理,選擇大小合適的造口袋,及時更換并清晰造口袋,耐心講解造口袋的作用、注意事項、使用方法等,讓患者做好造口袋的自我護理,預防并發癥發生。若發現水腫、皮炎、糜爛等情況,進行對癥處理。(4)做好并發癥護理,加強對患者并發癥的預見護理,堅持每日用手指在造口內上下活動,避免出現造口狹窄。給予患者出院指導,嚴密觀察患者的腸黏膜的顏色和光澤,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師處理。
1.3 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 A M A)與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3]。評分越高則焦慮、抑郁的癥狀越嚴重。
采用圣喬治問卷(SGRQ)調查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癥狀、日常生活以及活動能力三大部分[4]。得分越高則患者的臨床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抑郁情況
護理前,2組的焦慮、抑郁情況情況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表1 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s)
組別n階段HAMAHAMD對照組30護理前49.43±5.1553.93±6.16護理后26.10±3.5330.18±4.98 P 30<0.05<0.05觀察組護理前48.68±5.5354.15±6.08護理后43.15±4.1741.64±5.94 P<0.05<0.05
2.2 生活質量情況
護理前,2組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的生活質量比較(±s)

表2 2組的生活質量比較(±s)
組別n階段癥狀對生活的影響活動能力總評分觀察組30護理前48.36±5.2353.87±5.5142.53±4.2546.44±7.26 /護理后30.33±4.8333.32±5.6220.33±4.1527.34±3.15 P 30p<0.05p<0.05p<0.05p<0.05對照組護理前48.13±5.7552.97±5.7643.17±4.7546.17±7.46 /護理后42.12±5.2548.94±5.1841.12±5.2545.14±6.44 P p<0.05p<0.05p<0.05p<0.05
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該護理模式注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指導,幫助患者了解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的作用等,同時根據患者的認知水平和文化水平,進行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健康知識宣教[5]。減少患者因為未知而導致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6]。同時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給予造口袋護理,保持造口袋的干燥,及時清理排泄物,做好感染的預防和治療等,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謝素美.綜合護理干預對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03-205.
[2] 羅 芳,菅志遠,戴全武,等.系統化護理干預對人工肛門患者排便習慣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6):19-21.
[3] 葛雪燕.280例經腹直腸癌根治術后重建會陰人工肛門的護理體會[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10(4):226.
[4] 樸松山.瘺口擴張訓練對減少老年直腸癌患者Miles術后人工肛門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9):4884-4885.
[5] 季永梅.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8):116,119.
[6] 張 芳,亞 寧,趙 華,等.院外微信平臺隨訪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107-110.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
B
ISSN.2096-2479.2017.22.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