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黃李華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 200433)
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孤獨情緒的影響
李 靜,黃李華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 200433)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孤獨情緒的影響,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自2015年3月~2016年9月,將我病區收入確診肺癌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記為Ⅰ組和Ⅱ組,其中Ⅰ組患者在化療期間行常規護理,Ⅱ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時、治療后3周、治療后6周時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I-90)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組內及組間比較。結果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SCI-90評分相似,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周、6周時兩組患者評分均低于入院時,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周、6周時兩組患者組間相比可發現Ⅱ組患者的SCI-90評分顯著低于Ⅰ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干預能減輕肺癌化療患者孤獨情緒,對患者提供心理社會支持、人文關懷照護,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恢復,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肺癌;化療;孤獨情緒
近年來,由于環境惡化,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越來越高,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心理護理在疾病的治療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有文獻報道,心理護理能夠加強病人的心理承受力,幫助病人樹立樂觀的態度,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期[2]。本文主要就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孤獨情緒的影響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
自2015年3月~2016年9月,將我病區收入確診肺癌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記為Ⅰ組和Ⅱ組。Ⅰ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齡為(57.2±5.1)歲,KPS評分平均為(80.2±5.6)分;Ⅱ組中男性患者2 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齡為(58.0±4.7)歲,KPS評分平均為(79.8±5.8)分,兩組患者基礎特征相似,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KPS評分[3]≥60分;預計存活期半年以上;年齡大于18歲且能自行完成調查問卷;既往無精神障礙;患者需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護理方法
Ⅰ組患者在化療期間行常規護理,謹遵醫囑進行常規護理,主要防止并發癥,防止感染等;Ⅱ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方法如下。
①音樂治療:合適的音樂對患者的恢復具有輔助作用,使患者的情緒得以疏導,情感得到滿足。在護理期間,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風格的歌曲幫助患者產生對生的向往,也可選用安靜舒緩的歌曲幫助患者調節心理壓力。
②人文關懷:患者確診后心里比較脆弱,再加上環境的陌生,家人對疾病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疏離都會令其產生孤獨、抑郁等負面情緒。此時醫護人員應適當給予關懷和安慰,使患者得以宣泄心中的孤寂之感。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環境,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護患關系及患者之間關系和諧,使患者能夠盡早接受并融入住院環境,在心理上有歸屬感、認同感。
③患者及家屬知識教育:舉辦系列講座或日常談話中向患者及家屬宣教相關醫學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肺癌及其不可傳染性,知曉肺癌的相關防護及家庭照護知識,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④心理社會支持:定期組織患者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安排志愿者進病房與其談心陪聊,為患者介紹相關癌癥組織如肺癌俱樂部等,營造團體氛圍,減低其孤獨感;如患者經濟拮據也可為其介紹相關公益組織,使其獲得社會支持和幫助。
1.4 評定標準
在患者入院時、治療后3周、治療后6周時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I-90)[4]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組內及組間比較。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I-90)共有9個因子,各因子及成人正常標準。見表1。
表1 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I-90)各因子及其正常值[(s)]

表1 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I-90)各因子及其正常值[(s)]
項目軀體化敵對性強迫恐怖人際關系偏執抑郁精神病性焦慮正常值1.37±0.481.46±0.551.62±0.581.23±0.411.65±0.611.43±0.571.5±0.591.29±0.421.39±0.43
孤獨情緒可引起上述所有的表現,因此本文采用總癥狀指數[5]為比較對象。總癥狀指數=總分/9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檢驗,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入院時兩組患者SCI-90評分比較
入院時Ⅰ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63±0.51),Ⅱ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65±0.46),二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2所示。
表2 入院時兩組患者總癥狀指數比較s)

表2 入院時兩組患者總癥狀指數比較s)
組別n總癥狀指數Ⅰ組4001.63±0.51Ⅱ組4001.65±0.46 t --1.66 P -->0.05
2.2 化療3周后兩組患者SCI-90評分比較
化療3周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為,Ⅰ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45±0.43)。Ⅰ組化療3周后與入院時相比,患者的總癥狀指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t=1.71,P<0.05)。Ⅱ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27±0.46),Ⅱ組化療3周后與入院時相比,患者的總癥狀指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t=3.69,P<0.05)。化療3周后二組相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化療3周后兩組患者總癥狀指數比較±s)

表3 化療3周后兩組患者總癥狀指數比較±s)
組別n總癥狀指數Ⅰ組4001.45±0.43Ⅱ組4001.27±0.46 t --1.81 P --<0.05
2.3 化療6周后兩組患者SCI-90評分比較
化療6周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為,Ⅰ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31±0.41)。Ⅰ組化療3周后與入院時相比,患者的總癥狀指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t=3.09,P<0.05)。Ⅱ組患者的總癥狀指數為(1.12±0.32),Ⅱ組化療3周后與入院時相比,患者的總癥狀指數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t=5.98,P<0.05)。化療3周后二組相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化療6周后兩組患者總癥狀指數比較
近年來,由于霧霾等惡劣的環境影響,肺癌的發生呈日益增加的趨勢,大多表現為咳嗽、痰中帶血、胸悶疼痛、氣促、發熱等癥狀。肺癌逐漸成為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最高、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肺癌的治療與護理也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護理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生物護理,而是包括三項護理[6]:技術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目前我國技術護理已基本到位,生活護理也相對較好,心理護理尚在起步階段。一般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由于對疾病的恐懼,會產生一系列心理活動[7]。本文主要研究肺癌患者的孤獨情緒。
肺癌患者常由于疾病的折磨、社會生活壓力以及住院期間生活環境的變化產生孤獨的情緒。長期的孤獨情緒會使患者喪失歸屬感和安全感,患者的心理更容易向消極的方向發展[8],從而產生悲觀的情緒,出現軀體化、敵對性、強迫、恐怖、人際關系不良、偏執、抑郁、精神病性、焦慮等一系列精神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9]。
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現治療后3周、6周時兩組患者評分與入院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3周、6周時兩組患者組間相比可發現給予心理護理組的患者的SCI-90評分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心理護理干預能減輕肺癌化療患者孤獨情緒,對患者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恢復,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通過臨床觀察我們可發現通過音樂治療患者的感情得以慰藉,對疾病的恐懼感降低,醫護人員適時適當的人文關懷使患者的孤單情緒得以排解,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予以社會和心理的支持,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積極性更高。因此在臨床治療和護理中,醫護人員應注意關注患者的內心心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精神障礙對治療造成負面影響,如腫瘤精神綜合癥[10]等,有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也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患者克服孤獨情緒,積極融入社會,也可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
[1] Manne SL,Siegel SD,Heckman CJ,Kashy D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 supportive versus a skill-based couple-focused group intervention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J].2016 ;84(8):668-81.
[2] 金 輝.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3.
[3] Manne SL,Ostroff JS,Winkel G, Fox K,Grana G,Miller E, Ross S,Frazier T.Couple-focused group intervention for women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2005;73(4):634-46.
[4] 何建平,熊小芳.常規護理聯合心理及飲食護理對肺癌化療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04:483-485.
[5] 智曉旭.心理支持護理對改善癌癥化療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效果研究[D].第二軍醫大學,2013.
[6] 張 靜.心理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住院化療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3,04:729.
[7] 劉 敏,宗 萍,崔桃桃.心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35(6):114-115.
[8] 王秀玲,孫明芝,張煥鳳.心理護理干預對癌癥放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1,20:32-33.
[9] 梁愛珍,賀春英.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J].環球中醫藥,2013,S2:202.
[10] Manne S, Ostroff JS,Winkel G.Social-cognitive processes as moderators of a couple-focused group intervention for women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2007,26(6):735-44.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2.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