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燕瓊,羅晉卿,陳幼華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2)
運用“知-信-行”理論模式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標準預防依從性的研究
關燕瓊,羅晉卿,陳幼華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本研究旨在運用“知-信-行”理論模式管理前后,三甲綜合醫院醫務人員知、信、行現況,比較醫生、護士、醫技人員在標準預防知識、態度、行為方面的差異,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1)設計調查問卷:根據本課題研究目的,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醫務人員標準預防知識考試及執行現狀調查》。(2)研究對象的確立:隨機抽取臨床科室醫生護士共280名,醫技科室醫技人員30名為研究樣本。(3)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方差分析,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1)三甲綜合醫院醫務人員對標準預防理論知識、執行情況的差異比較:不同工齡、學歷、年齡、性別標準預防知識干預前、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科室、職業類別、職稱的標準預防知識、依從率均有顯著的差異(P<0.05)。結論 (1)臨床醫護人員標準預防知識掌握水平高于醫技科室醫護人員,醫技人員知識培訓有待加強。(2)態度與行為成正相關,部分臨床的醫生、護士雖能正確認知標準預防,但知而不行。(3)手衛生及安全注射的執行情況不是很好,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醫療廢物的分類及職業暴露后正確處理執行情況良好。
標準預防;依從性;差異比較
標準預防是醫院感染控制中重要的環節已在全球范圍內引起重視。經過SARS暴發流行期間的驗證,實施“標準預防”是成功、有效、經濟的控制醫院感染的主要策略[1]。1999年,我國引入標準預防這個概念并在2000年編入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 試行)》中。標準預防克服了普遍預防的不足,更加完善,更便于實施,更加有利于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2]。本研究旨在運用“知-信-行”理論模式管理前后,三甲綜合醫院醫護人員在標準預防知識、態度、執行方面的差異比較,為制定標準預防培訓項目提供依據。 通過知、信、行干預,促使醫護人員提高標準預防依從性,有效降低醫院感染和職業暴露的發生。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臨床科室醫務人員280名,醫技科室30名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科、腫瘤科、醫技科等31個科室工作。其中醫生 120名,護士160名,醫技人員30名,中專學歷48名,大專學歷96名,本科學歷137名,研究生以上學歷29人;初級職稱161名,中級職稱109名,,高級職稱40名。參加工作年限1~40年,年齡20~57歲。
1.2 方法
根據本課題研究目的,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標準預防知識考試試卷及標準預防執行現狀調查表,采用無記名形式,當場發放試卷考試,當場收回。標準預防執行的依從性由院感科專職人員進行調查。
1.3 知—信—行模式干預策略
(1)傳授知識
一般來講,掌握的知識越深,實行的傾向性越強。知識和學習是行動的基礎[3]。①加強制度及規范的學習,如《醫院感染管理辦法2006年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2009年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2012年版》中關于手衛生指征、手衛生方法、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醫療廢物分類、安全注射,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等內容,要學懂,能夠正確執行。②授課形式多樣化,晨會交接班后的現場培訓,專題講座,專家授課,并將授課內容通過醫院辦公平臺系統傳輸給全院,確保不能參加集中學習的人員也無遺漏相關知識的學習,并能隨時查閱學習。③發放醫院感染知識小冊子(口袋書),利用醫生站、護士站電腦桌面,滾動式播放手衛生知識、防護用品知識、安全注射知識,方便醫務人員隨時隨地可以學習。
(2)形成信念
人們對現實一般都采取積極的態度,對知識進行有根據的獨立思考,逐步形成信念[4]。由知識變成信念就能支配人的行為,信念的轉變在知信行中是個關鍵。通過對醫護人員標準預防知識的授課,使醫護人員樹立正確的信念和積極態度。強調做好標準預防不僅是醫護人員自身防護行為, 而且是從患者安全角度出發的一種社會和職業性行為。
(3)建立健康的行為模式
通過知識的學習,可以使醫護人員對從思想上建立標準預防概念[5]。能夠正確認識標準預防對醫院感染、對患者以及自身的重要性,改變以往認為凡是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前無需做標準預防的意識,主動接受領導和同事的監督和檢查,有意識的進行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穿戴防護用品,安全注射。
(4)執行
將標準預防的執行作為醫務人員的質控指標, 院感科每季度檢查和每月科內自查的一個主要內容。 培訓后進行標準預防相關知識進行考核,并跟蹤檢查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操作中是否認真執行標準預防,標準預防的依從性情況,并記錄醫務人員正確使用口罩、手套、手衛生以及安全注射情況,將考核和檢查結果列入績效考核內容,以起到監督和督促作用。
1.4 效果評價
對干預前后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和標準預防依從性執行情況進行統計學比較,了解各比較項目間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工齡、學歷、年齡、性別標準預防知識干預前、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科室、職業類別、職稱的標準預防知識掌握及執行情況干預前后均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表2,表3,表4。

表1 各科室醫務人員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n(%)]

表2 按職業類別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n(%)]

表3 不同科室醫護人員標準預防執行率(%)

表4 不同職業標準預防執行率(%)
“知信行”理論模式是改變健康行為常用的模式之一,對指導、規范和監督個人建立正確的健康行為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臨床工作中對規范醫護人員的健康行為起到重要的作用[6]。
本次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干預后各職業類別、各科室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防護用品使用知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干預后安全注射知識知曉率比較低,醫生為77.92%、內科醫護人員76.39%、醫技人員71.89%;標準預防依從性執行情況:干預后手衛生執行率較好,急診科及婦產兒科94.50%;禁止徒手分離針頭、醫療廢物分類等安全注射執行率醫技科室較低為60~75%。臨床醫護人員標準預防知識掌握水平高于醫技科室,醫技人員知識培訓有待加強。知識、態度與行為成正相關,標準預防知識掌握的好,執行率也相對上升。個別臨床醫生、護士雖能正確認知標準預防,但知而不行。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的個體采取各種途徑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廣大醫務人員標準預防的知識和健康信念,提供充足、便于使用的手衛生設施和防護用品。加強安全管理等以確保標準預防的順利貫徹和施行,減少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科做好人員培訓的基礎上加強監督和指導,將檢查考核列入績效內容,認真落實規章制度,嚴格遵循標準預防原則,保障醫療護理安全。
[1] 陳顯春,楊 英,王澤惠.外科護士執行標準操作現狀調查[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1:35-37.
[2] 魏紅宇.長 沙、廣州綜合醫院ICU護士標準預防差異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8:24-25.
[3] 知信行模式對手術室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J].大家健康.2016,5:(10):263.
[4] 李建梅.知信行模式對病區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4,3(36):958.
[5] 蘇 萍.醫務人員標準預防研究現狀[J].全科護理,2012,1(10):272.
[6] 張秀平,張蘭梅,陸燕弟.應用知信行模式提高手術室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研究.護理學報[J],2011,5(18):25—27.
本文編輯:李 豆
R192
B
ISSN.2096-2479.2017.22.154.03
廣西梧州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合同(2014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