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霜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腎臟內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內科護理?
心理護理實施在腎穿刺活檢術患者中對其負性情緒的影響探析
艾霜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腎臟內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實施于腎穿刺活檢術患者中對患者負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110例行腎穿刺活檢術的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對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活檢術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分析比較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結果。結果 采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患者在SAS和SDS兩項量表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腎穿刺活檢術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心理護理;腎穿刺活檢術;負性情緒
腎活檢術又稱腎穿刺,因腎臟疾病具有繁多的種類,并且導致腎病的原因比較復雜,很多腎病的臨床表現和腎臟組織學改變并不完全一樣。腎穿刺活檢術就是一種能夠對腎病種類進行進一步確定的檢測方法。腎穿刺活檢術是一種有創操作方法,具有感染風險,患者也因此容易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包括抑郁、焦慮等等,一旦患者因負面情緒而影響了醫療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進一步操作,就可能影響腎穿刺活檢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對此類患者采取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有助于提高檢測準確率和患者依從性,促進患者康復。為研究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腎穿刺活檢術患者的影響,選取我院110例有關患者進行對比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腎穿刺活檢術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齡26~41歲,平均年齡(28.46±1.33)歲。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具有腎穿刺活檢術適應癥,沒有明顯禁忌;已成年,對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住院時間超過3天。
排除標準:出現顯著的心理方面疾病,家族史多次出現嚴重精神疾病病例;存在智力方面的缺陷或認知存在障礙。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腎穿刺活檢手術方式,并且手術均在B超下進行。
對兩組患者均實行常規手術護理,具體方法為: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腎穿刺活檢手術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同時指導患者在此過程中進行深吸氣并進行屏氣動作。對患者進行術前排尿和排便,對患者采取術中對癥護理,對患者采取術后包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在手術后的生命體征變化,同時觀察患者的尿量、尿頻率和尿顏色,如果發現任何異常情況,都應及時對患者采取措施或者報至醫師處理。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主要為:
第一,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文化水平,對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經濟情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針對不同患者自身的不同問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法。如果患者提出問題,則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耐心解答以消除患者的疑惑,基本原則是使患者在面對活檢手術時,始終能夠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
第二,術中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在手術的全過程中一直陪伴患者,對患者予以溫馨舒適的照顧。在即將進行手術之前,向患者告知手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均屬于正常現象,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積極配合醫師的操作,通過交談的方式牽制患者的注意力,減小疼痛對患者的影響。
第三,術后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讓患者聽音樂的方式消解患者術后的不舒適感,對患者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調整,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始終能夠主動配合醫師。當患者出現血尿等癥狀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耐心解釋具體原因,安慰患者以調整患者的緊張情緒。
1.4 評價指標
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兩項量表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焦慮評分的臨界值為50分,達到或超過50分說明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抑郁評分的臨界值為53分,達到或超過53分說明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SAS和SDS評分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兩項負性情緒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對于首次采用腎穿刺活檢術的患者而言,這一手術方式本身是比較陌生的,因此會出現患者擔心該操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情況,容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負面的情緒會導致患者內交感神經的活躍,從而使神經遞質產生負面的變化,可能會造成心腦血管方面的生理變化,而這些問題都會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利影響[1]。據研究,腎穿刺活檢術患者在術前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情況,因此應盡早對患者采取適當的心理護理措施[2]。心理護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能夠根據不同患者自身的不同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體現出護理工作人性化的一面,對于患者而言,這樣的護理方 法也更容易接受[3]。

表1 兩組患者SAS和SDS量表得分結果對比(x±s)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110例行腎穿刺活檢術患者進行負性情緒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采取護理干預之前,患者均普遍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均得到明顯緩解,相比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無論是焦慮量表還是抑郁量表,觀察組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心理護理措施更有助于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因此建議推廣至臨床應用。
[1] 覃蘭寧.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對B超引導下行腎活檢穿刺術患者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3,(7):110-111.
[2] 王雪蕾.46例腎穿刺活檢術后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10):1107-1109.
[3] 康 倩,趙淑英.小兒經皮腎組織穿刺活檢術的護理[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2):67-6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