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建
(常州市中醫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優質護理措施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
沈 建
(常州市中醫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措施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措施,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每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減少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優質護理;晚期胃癌;疼痛程度;生活質量
胃癌是消化內科腫瘤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多發人群為50歲以上,有相關統計表明,胃癌在我國的死亡率排名僅次于肺癌和肝癌,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1]。胃癌患者在早期時大部分沒有明顯癥狀,小部分會出現嘔吐、惡心等上消化道癥狀,晚期時才會有明顯的消瘦、貧血甚至惡病質等癥狀,為此,人們很難及時地發現疾病,故在確診時大部分患者已經處于晚期胃癌階段。有相關研究表明,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疼痛,改善病情[2]。因此,為了更好地研究優質護理措施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我院選取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別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全部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內容。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0~69歲,平均年齡(59.5±8.5)歲;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52~70歲,平均年齡(61.5±7.4)歲。納入標準:年齡≥50歲,符合胃癌晚期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依從性較差患者、轉移性腫瘤患者。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良好的治療環境,日常中安排專業的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服務,讓患者按醫囑準時用藥,協助患者完成各項身體功能的檢查,并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變化。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優質宣教。對患者的心理情況、病情發展情況、飲食習慣等基礎信息進行了解掌握,并告知患者日常的飲食標準,控制進食,對患者進行疾病有關內容的宣教,包含臨床上治療晚期癌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等,護理人員還需要及時對患者的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潔或更換,治療期間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會下降,不及時更換容易導致患者因為出汗而感冒。
(2)心理護理。治療期間因為疾病的折磨和社會壓力的影響,患者極其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負面消極的情緒,為此,護理人員在安撫患者情緒的同時還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說明疼痛產生的原因,安排專業的心理醫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從而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鼓勵其積極面對治療,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建議其進行日常活動。
(3)藥物護理。護理人員遵循醫囑按時讓患者用藥,同時把每種藥物的服用時間、劑量,還有藥物的療效告知患者,讓患者正確用藥。如果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馬上處理。
1.3 觀察項目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并評價兩組的護理效果。
1.4 評判標準
1.4.1 疼痛程度評分分級
根據六點行為評分法(BRS-6)將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為6級。
第1級:患者沒有出現疼痛癥狀為0分;
第2級:患者有輕微疼痛但容易被忽略為1分;
第3級:患者有輕度疼痛并無法忽略為2分;
第4級:患者出現中度疼痛為3分;
第5級:患者出現重度疼痛為4分;
第6級:患者出現極度疼痛為5分。
1.4.2 生活質量評分
根據生活質量量表(EORTCQLQ-C30)分別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及軀體功能進行評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疼痛程度評分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疼痛程度評分為(1.70±0.35)分,對照組為(3.42±0.1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每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胃癌是消化內科腫瘤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相關統計表明,胃癌在我國的死亡率排名僅次于肺癌和肝癌,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胃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3]。有相關研究表示,對于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x±s,分)
優質護理模式是現今比較新型的一種護理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護理,最大程度地給患者提供一個全面、專業、滿意的護理服務。因此,無論是在專業知識、服務意識還是業務素養方面,優質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
本次研究中,對晚期胃癌患者分別進行常規基礎護理和優質護理措施。護理后,研究組疼痛程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減少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護理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推廣。
[1] 黃寧寧.優質護理措施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5):187-189.
[2] 朱莉思,黃 弘.優質護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6,15(9):276.
[3] 劉 瑞.優質護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7):259-26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6.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