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景
(河北曲陽仁濟醫院,河北 保定 073100)
預見性護理在手術室麻醉患者中的應用
呂文景
(河北曲陽仁濟醫院,河北 保定 073100)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00例行住院手術的患者,將其根據手術日單、雙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前的焦慮度、遵醫行為、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焦慮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遵醫行為、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可減輕手術患者的焦慮反應,提高遵醫行為,保障手術順利完成,提高患者滿意度。
預見性護理;手術室;護患關系
手術對患者是一種應激,這種應激反應如果過于強烈,會影響手術和麻醉的效果。所謂預見性護理,其目的在于增加患者自理力,讓他們可以增加獨立生活時間,提升生活質量[1]。本文選我院2011年6月~2014年2月來我院手術患者開展預見性的護理,效果較為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手術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1例,女性29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0.2±10.6)歲。文化程度:小學16例,初中和高中38例,大專及以上46例。將其根據手術日單、雙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預見性護理
1.2.1 術前護理
于手術開始一天前巡視,對手術進行介紹,包括手術與麻醉的方法,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蓭Щ颊邊⒂^手術環境,讓患者有心理準備,并且讓患者觀察設備與儀器,演示麻醉及手術操作,指導患者在麻醉時要做好手術體位及配合方法,告知手術大概時長、費用等。鼓勵患者自己提出疑問,并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一一解釋,幫助患者可以消除恐懼的心理。
1.2.2 術中護理
待患者進入手術后,護理人員用輕松的語言消除緊張的情緒,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在上肢靜脈建立靜脈通道,使用留置針穿刺,對于高齡患者需調制好靜脈滴速,避免發生水腫。按照醫生要求做好麻醉體位,調制麻醉液體的靜滴速度,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待麻妥后將其擺放成手術體位。擺放方式主要考慮患者舒適度、引發并發癥的機率、術野暴露范圍、醫生操作是否方便以及患者固定牢靠是否對呼吸循環功能造成影響等。
1.2.3 術后護理
在手術后要開展積極的回訪工作,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了解,并且還要根據病情,多多鼓勵患者及早下床開展康復工作,同時還要進行衛生的宣傳教育。更要針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開展交流、改進,以此來提升護理的質量。對并發癥的發生要積極預防,執行好病區的管理制度,主動把患者手術病情變化告知醫生,多和醫生交流、協調,務必做好兩兩配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值比較
兩組術前焦慮值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焦慮值較訪視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0027,11.3864,P<0.05),而對照組焦慮值較術前增加,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值比較(±s)

表1 兩組焦慮值比較(±s)
注:*與術前比較,P<0.05
組別 n SAS評分 VAS評分術前30 min 術后30 min 術前30 min 術后30 min觀察組 50 43.48±7.05 34.11±8.04* 41.62±5.91 35.05±3.32*對照組 50 44.08±6.73 50.69±7.12 41.74±7.63 48.21±6.66
2.2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遵醫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5.0274,P<0.05),見表2。

表2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n(%)]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351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比較[n(%)]
手術前,患者的手術應急會隨著手術時間的迫近而加劇,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害怕,這時候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兒茶酚胺水平升高,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而手術室實施預見性護理,可以降低患者對手術室的恐懼感。同時促使護理人員全面掌握患者信息,為降低手術風險打下了基礎,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2]。本研究結果提示通過預見性護理,降低了患者的焦慮,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擇期手術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能緩解手術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蕢曉予.預見性護理與循證護理在手術室麻醉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28(25):46-48.
[2] 李 想,田玉智,頓麗亞,等.預見性護理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1):45-46.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711.31
B
ISSN.2096-2479.2017.26.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