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蘭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徐州 221600)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在TURP中的應用
張忠蘭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徐州 221600)
目的 探討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在TURP中對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心理狀態、疼痛情況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因手術引起的疼痛(0級、Ⅱ級)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在TURP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水平,減輕術后引起的疼痛,增加舒適度,提高滿意度,效果顯著。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TURP;滿意度;焦慮;抑郁;疼痛
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礙原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臨床癥狀:尿頻、尿急、排尿不暢、尿線細緩、淋漓不盡,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涉及到隱私,使患者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出現焦慮及抑郁,羞于和家人溝通。TURP是目前BPH首選“無需開刀”的手術治療方式,被公認為外科治療BPH的“金標準”[1],TURP具有手術創傷小、止血效果好、手術時間短、痛苦小、安全性高、康復快等優點。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我院對78例患者行TURP,部分患者在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護理,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1-PSS評分[2]:輕度癥狀6例、中度癥狀15例、重度癥狀18例;生活質量指數(QOL)評分:4分10例、5分12例、6分17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8.46歲。對照組1-PSS評分:輕度癥狀8例、中度癥狀12例、重度癥狀19例;QOL評分:4分9例、5分14例、6分16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68.21歲。兩組患者年齡、手術方式、1-PSS評分、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手術配合。患者入室后,手術醫生、麻醉師、護士三方核對患者信息,查看手術部位標識。巡回護士協助麻醉師行腰硬聯合麻醉,洗手護士準備所用器械及物品。體位為截石位,注意小腿不能下垂,應與腹部平行,避免神經血管受壓。會陰部常規消毒鋪單,洗手護士遞F24、F26尿道探子擴張尿道后,隨即放入套管、取出芯子。依次放入內窺鏡操作件,連接沖洗液,接好導光束及電源線,調節電刀輸出功率。電切時保持沖洗液不流空,溫度控制在37~40℃,注意調節室溫,做好保暖。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及時傾倒沖洗液,防止溢出。切除成功后,徹底止血,用沖洗球反復沖洗,將膀胱內的組織碎片全部清除,尿道內放置F20或F22號三腔氣囊導尿管,手術室床復位,注意先放一側下肢,再放另一側下肢,檢查受壓部位的皮膚及血供狀況。安撫患者,護送出室。
1.2.2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TURP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佩皮勞人際關系護理模式,分4個連續階段,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連續的、有針對性的指導[3]。
①認識期:是醫患了解時期。是護士與患者相互認識階段。BPH為老年患者,常合并慢性病,加上排尿障礙,淋漓不盡,給生活帶來不便,引起煩躁不安,焦慮抑郁,甚至個別患者有輕生念頭。針對這些心理問題,給予心理溝通。術前訪視是溝通的重要方法,是認識期的第一步,是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術前1天進行訪視,時間一般控制在10~15 min。訪視過程:攜手術通知單、護理訪視記錄單,溫馨提示宣傳手冊到病房,閱讀病歷,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各種化驗結果。掌握基本信息后,來到患者床旁,向患者自我介紹,告訴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會一直陪伴他。交流時,態度誠懇,親切和藹,語氣溫柔。并介紹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焦慮,增強治病信心,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想法,認真聽取患者對手術護理的期望,并記錄。
②確認期:是確定適當專業性幫助的時期,患者接入手術間后,巡回護士親切接待,再次核對患者信息。患者見到熟悉的你后,倍感親切。術前所有不安全感隨之減輕。術中任何操作都應與患者溝通,以分散注意力,耐心細致地傾聽患者的疑問。鼓勵患者閉目緩慢深呼吸,用輕柔的語言指導患者全身放松。例如,術中易出現TURP綜合癥。如患者主訴惡心、嘔吐、頭痛、視力模糊、呼吸急促,應立即給予對癥處理,沖洗液采用低壓灌注,將壓力控制在<40 cmH2O以下。告知醫生經常排空膀胱,防止膀胱過度充盈,減少沖洗液的過量吸收。一旦發生TURP綜合癥,應盡早結束手術。
③開拓期:進一步深化醫患關系,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建立相互認同、相互信任的關系。術中患者焦慮感下降,生理應激反應明顯降低,手術耐受力提高。整個手術過程,巡回護士陪伴其身邊,進行有效溝通,患者倍感溫暖,在輕松的環境中完成手術。術畢,安撫患者,引流管固定放妥,安送病房。
④解決期:視患者的需要,在護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術后回訪是手術室護士對患者術后的病情了解及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反饋,一般在術后第2~3天進行。了解術后患者的精神狀態、生命體征、沖洗情況、尿液顏色情況,檢查皮膚有無損傷,有無因截石位引起神經損傷及壓瘡。詢問患者對手術室護士的評價,對患者提出的建議、意見做好記錄,為改進護理方案提供依據。
1.3 評價指標
1.3.1 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的變化。焦慮(抑郁)<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1~70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
1.3.2 術后疼痛。采用國內外較常用的評估標準,以患者自我感覺進行疼痛描述,將疼痛分4級:0級無疼痛或有不適感;Ⅰ級輕微疼痛可忍受;Ⅱ級明顯疼痛仍可忍受;Ⅲ級劇烈疼痛不能忍受。
1.3.3 滿意度調查。將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維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x±s,分)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比較[n(%)]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3.1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為臨床護理進展開辟了新的方向
目前,被護理工作者作為重要工具應用。佩皮勞護理模式是一種應用于個體的短期護理,主要用于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特點是放在特定的護患關系上,整個護理過程在和諧、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氛圍中進行,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解決問題達到患者滿意。
3.2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的治療結果
臨床通過對78例BPH患者隨機分組實行不同的護理后,對照組與觀察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施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健康教育后,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明顯降低并積極配合手術。兩組患者手術疼痛(0級、Ⅱ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0級無疼痛或稍有感覺的人數增加,Ⅱ級明顯疼痛仍可忍受的患者降低特別明顯,說明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健康教育對手術患者止痛效果非常顯著。Ⅰ級微痛能忍受無差異(P>0.05),Ⅲ級疼痛不能忍受無差異(P>0.05),說明Ⅲ級劇烈疼痛是心理治療無法達到的效果,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與手術嚴重損傷疼覺神經有關,或與疼閾敏感的個體差異有關,這種疼痛必須用藥物止痛或麻醉方法才有效。
3.3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應用各期特點
3.3.1 認識期是通過術前訪視使醫護人員和患者雙方進行彼此了解,患者術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這些負性情緒多與手術相關信息缺乏有關。故術前訪視,詳細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醫生技術情況、手術簡要步驟、手術時間及配合安全等相關知識和病情預后知識。在認識期,給予患者積極暗示,緩解恐懼,使其勇敢面對手術,履行患者角色的相關義務。
3.3.2 確認期和開拓期是相互重疊的兩個時期。醫患之間彼此理解信賴,使患者獲得安全感,建立和加深感情時期,主要用于手術過程中。在術中陪伴安慰病人并給予安全感,用緩慢輕柔的語言指導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在心身放松狀態下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呼吸頻率減慢、血壓降低,焦慮情緒的降低,有利于心情平靜,呼吸平穩,肌肉關節放松,各種應激反應下降,緩解術中不適。
3.3.3 解決期是手術室護士和患者關系解除的時期,重要護理是術后隨訪。通過術后隨訪指導患者飲食時間、術后下床時間、各種管道的保護、膀胱沖洗時有無并發癥(膀胱痙攣)及處理,同時征求患者的建議等。
本次研究顯示,在使用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護理后,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明顯降低;術后疼痛減輕、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特別顯著療效。原因是護士靈活運用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發揮模式中提出的領導者、咨詢者、教育者等各種角色的作用。在不同而又連續的階段為患者提供各種護理服務,使患者感覺到被愛的溫暖,這種陪伴使患者獲得安全感、信任感,能讓患者身心放松,降低焦慮、抑郁、恐懼水平,全身心接受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當肌肉放松,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痛閾值提高,從而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江萍.TURP和TPKEP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近遠期療效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6,41(4):491-494.
[2]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第5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02-604.
[3] 潘國芬.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0):27-29.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6.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