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黃彩輝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本科護生對《基礎護理技能》翻轉課堂的主觀態度研究
王珊珊,黃彩輝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 探討本科護生對《基礎護理技能》翻轉課堂的主觀態度。方法 對某大學二年級本科《基礎護理技能》課程進行翻轉課堂,采用Q方法將其對翻轉課堂的主觀態度轉變為客觀資料,并提取公因子。結果 本研究共提取出三個公因子:翻轉課堂能增強自學能力、翻轉課堂可提高自信心、翻轉課堂需要大量投入。結論 本研究中提取的三個因子可客觀反映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態度,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參考。
本科護生;翻轉課堂;主觀態度
《基礎護理技能》課程作為《基礎護理學》的實訓課程,是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臨床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關鍵課程之一。目前,該課程主要采用教師示教、學生練習的傳統教學方法。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欠缺。近年來,為提高學習效果,護理教學中也逐步開始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翻轉課堂以其更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而備受關注。本研究擬通過對《基礎護理技能》課程的翻轉,研究學生對翻轉課堂的主觀態度,為今后改良護理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11月某校大二護理本科生43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名(9.3%),女39名(90.7%);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19.93±0.96)歲;學生干部8名(18.6%);基護課代表2名(4.7%)。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還課堂于學生,增加師生交流互動的前提下,以“課前學習-課堂探究-課后反饋”的模式進行教學。在該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課堂的“主導”者,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本研究主要針對“穿脫隔離衣”和“乙醇拭浴”進行翻轉課堂。通過課前準備、課堂示教和討論、自主練習三個環節進行教學設計。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Q方法進行研究資料的收集和分析。Q方法由史蒂芬森于1935年創立,是一種專門用于研究人類主觀意見的研究方法,強調人的意識是可以測量的。Q方法融合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特點,可有效地把人們的主觀觀點轉變成客觀結果,區分不同研究對象觀點的異同,并把它們合理劃分為不同的因子。然而,目前國內護理領域對該方法的應用還較為局限。
2.1 Q母體的獲取
Q母體(Q population)是人們對某一問題表達出來的所有觀點。Q母體主要通過文獻檢索或訪談獲得。本研究中,首先,研究者通過文獻綜述凝練出4個問題。將這4個問題布置給參加翻轉課堂的172位同學,囑其以此為提綱撰寫課后反思日記。最后,隨機抽取20名同學進行焦點小組訪談。經過以上三個步驟,共獲得包括160條觀點陳述的原始Q母體。剔除語義重復和表述不清的陳述后,共有98條。
2.2 Q樣本
Q樣本(Q sample)是從Q母體中抽出的一定數目的意見。本研究邀請兩位具有高級職稱的護理學專業教師和一位熟悉Q方法的統計學老師進行Q樣本的初篩。共篩選出63條陳述作為原始Q樣本。然后,隨機選取10名參加過本研究的學生對這些觀點進行預試,刪除語義相關和贅述的陳述,最終生成包含37條最能代表學生態度的Q樣本。
2.3 P樣本
按照Q方法的推薦,P樣本一般以40~60例較為合適[1]。本研究便利抽取參加過翻轉課堂教學的一個小班43名同學作為本研究的P樣本。
2.4 Q分類
研究者將制作好的Q分類表格發給43名參與者,每位參與者按要求將Q樣本中的每條陳述進行排序,并把題號填于表格內。從-4到+4分別代表“極不同意”到“極同意”。參與者可把自己選擇的原因寫于表格下面的空白處。研究者根據Q分類計算方式,將學生的選擇轉化為標準分數。
2.5 數據分析
利用SPSS統計軟件,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統計學分析。
采用Q方法分析出的本科護生對翻轉課堂的主觀態度共提取出3個公因子。三個公因子共解釋變異量的52.1%。其中因子Ⅰ占40.3%,因子Ⅱ占6.2%,因子Ⅲ占5.6%。因子Ⅰ命名為“翻轉課堂能增強自學能力”,有20名學生和12條陳述映射到該因子,特征值>1.0或<-1.0的條目,見表1。因子Ⅱ命名為“翻轉課堂可提高自信心”,有16名學生和10條陳述映射到該因子,見表2。因子Ⅲ:“翻轉課堂需大量投入”。有7名學生和9條陳述映射到該因子,見表3。
因子Ⅰ主要反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其中排在贊同陳述前兩位的為條目8和條目12。學生對選擇該因子所含正向條目的解釋主要有:“S1:通過翻轉課堂同學們主動學習的愿望更加強烈了,在示教的時候會聽得更認真、看得更仔細。”而此類觀點在Schwartz等[2]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除此之外,有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授課形式更加靈活,更有利于激發他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如,“S2:通過翻轉課堂,我們可以在討論中爭鳴。例如,在穿脫隔離衣課上,老師同時選了兩位同學示教,可是兩位同學的示范出現了分歧,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思考判斷誰對誰錯。”
表1 因子Ⅰ中得分較高的項目
表2 因子Ⅱ中得分較高的項目
表3 因子Ⅲ中得分較高的項目
因子Ⅱ主要反應學生自信心方面的問題,其中排在贊同陳述前兩位的為條目31和條目14。研究顯示,翻轉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學生的授權,能夠提高學生的責任心,增加學習投入[3]。本研究中,學生也有類似感受。如,“S14:這種方式給大家帶來了自己摸索學習到知識的成就感,經歷過這個過程我們會變得更細心,也對以后勝任臨床工作更有自信。”
因子Ⅲ主要反映學生的時間、精力投入,以及教師的課堂把握程度對課堂效果的影響。其中,最贊同的為條目33和22,同時,該因子中不贊同的條目數也較多。由于翻轉課堂對課下學習要求較多,學生的自律性對學習效果至關重要。在Hao[4]的研究中學生也反映翻轉課堂對自律的要求比較高,是訓練自我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幫助他們提高自律性,增強自學能力。然而,也有學生反映,這種學習方式太累,寧愿老師以傳統方式授課。Young等[5]對翻轉課堂的研究發現,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反饋具有兩面性。本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如,“S12:翻轉課堂使我們承擔起了上課的主要責任,現在感覺挺好的,但是就怕時間久了會感到疲倦。”由此可見,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應充分考慮,根據學生特點做好計劃。總之,翻轉課堂的開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只有雙方都足夠投入,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
本科護生對《基礎護理技能》課程的主要態度為:翻轉課堂能增強自學能力、可提高自信心、需大量投入。在開展翻轉課堂時,教師應注重自身和學生角色轉變,在加大課堂投入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課堂敏感性,及時發現問題并努力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1] Brown SR.Political Subjectivity:Application of Q Method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M].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CT.1980.
[2] Schwartz TA.Flipping the Statistics Classroom in Nursing Education[J].J Nurs Educ,2014,53(4):199-206.
[3] McLaughlin J,LaToya G,Esserman D,et al.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ssessment: Pharmacy student engagement, performance,and perception in a flipped satellite classroom[J].Am J Pharm Educ,2013,77(9):1-8.
[4] Hao YW.Exploring undergraduates' perspectives and flipped learning readiness in their flipped classrooms[J].Comput Human Behav,2016,59(2):82-92.
[5] Young T,Bailey C,Guptil M, et al. The fl ipped classroom: A modality for mixed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learning in a residency program[J].West J Emerg Med,2015,15(7):939–94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7.155.02
通項目課題:本研究為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課題(課題編號:Wjlx2016055)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實驗/實踐教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課題編號:HLXSYJG2016001)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