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嵐
(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和田 848000)
血液回收機在臨床中的應用
魏 嵐
(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研究分析在臨床手術中發生大量出血時使用血液回收機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術中發生大量出血的外科手術患者90例,利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實驗觀察組和常規對照組,各45例。常規對照組運用異體輸血的方式,實驗觀察組運用血液回收機的方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輸血情況、血液回收率及完成手術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比率。結果 實驗觀察組手術中出血量為26.51×104 mL,自體血液回收量為14.69×104 mL,血液回收量為24.53×104 mL,回收率為92.53%,在完成輸血后實驗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率為8.89%;常規對照組手術中出血量為24.29×104 mL,異體血液輸血量為14.69×104 mL,在完成輸血后常規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率為22.22%。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外科手術的實施過程中,當發生大量出血情況時,運用血液回收機能夠高效對患者自體血液進行回收、降低異體輸血情況率的發生作用,同時還能夠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發生,對患者的預后具有良好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外科手術;異體輸血;大量出血;血液回收機;應用效果
為了有效的對臨床外科手術中大出血情況進行最佳輸血,同時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選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術中發生大量出血的外科手術患者90例,將其分成兩組,各自使用不同的方式開展輸血,探討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術中發生大量出血的外科手術患者90例,利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實驗觀察組和常規對照組,各45例。實驗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13~71歲,平均年齡(41.35±8.26)歲,心臟手術22例,脾臟破裂17,肝臟破裂6例;常規對照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44.11±7.34)歲,心臟手術19例,脾臟破裂19,肝臟破裂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氣管插管麻醉,開展手術治療。在實施手術過程中,常規對照組僅使用常規臨床模式開展異體輸血;實驗觀察組運用血液回收機進行輸血,機型為京精2000型自體血液回收機及原裝相配套的一次性回收套件。具體操作步驟為:在手術開始前先將回收機連接好,利用負壓吸引法對血液進行采集,把創面的血液吸入貯血器,連接輸液管,從吸引管滴入抗凝藥物,對已經回收的血液進行抗凝操作。抗凝劑為:生理鹽水450 mL及肝素220 mg。在手術開始實施后,便立即開始回收血液,在血液經過貯血器中多層過濾之后,返回到血液回收罐,接受血液分離、清洗、凈化等處理操作,將細胞碎片、抗凝劑等廢液及血細胞進行分離后,分別在手術中及手術后輸回患者身體[1-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輸血量進行觀察統計,分析實驗觀察組中血液回收率及在完成輸血治療后發生的不良反應。血液回收率=血液回收量/出血量÷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中出血量及輸血情況對比
實驗觀察組45例患者接受血液回收,沒有進行異體輸血,手術中出血量為26.51×104 mL,自體血液回收量為14.69×104 mL,按照血細胞壓積(HCT)=0.5進行計算,血液回收量為24.53×104 mL,回收率為92.53%;常規對照組手術出血量為24.29×104 mL,異體血液輸血量為14.69×104 mL。
2.2 兩組患者輸血后發生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本次研究中,實驗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比率為8.89%,顯著低于常規對照組的2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輸血后發生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根據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隨著國家快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不同的人類疾病的發病率在日益增加,同時因事故導致的各種意外傷害事件數量也是在不斷變多,而在服務社會,讓患者走出病痛的陰霾,重返昔日的健康生活的過程中,公共醫療扮演了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臨床醫學中最為主要的手術類型是外科手術,通常指指借助外科設備裝置或儀器在外科醫生、醫護人員的作業下進入人體生物的各器官組織,利用外力將病變的生物組織等切除、改變生物體結構構造、將外界物質植入生物體的過程。外科手術通常能夠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促進患者體質恢復、身心健康存在著很大作用。眾所周知,手術是存在風險的,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在外科手術過程中常常出現大量出血情況而導致患者失血嚴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必須要實施輸血救助,而在進行異體輸血的之前還需血型匹配,這樣的輸血模式往往容易使得患者感染血液疾病或者免疫功能受損等等,最終對手術的效果造成不利影響[3-4]。
在現代醫學各類高新科技手段以及醫學成果當中,血液回收機是一項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醫療技術設備,能夠對手術過程中患者的血液進行收集,在完成一系列的過濾、清洗、分離等凈化操作步驟之后,重新輸回患者體內,極大地提升了術中患者對于血液的利用效率,針對以往存在的醫源性交叉感染存在預防作用,有效的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因而被管飯的運用于臨床手術當中。本次研究中,對血液回收機在大量出血手術中的效果開展了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實驗觀察組在運用血液回收機后回收率高達92.53%,幾乎不再需要異體輸血,輸血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比率為8.89%,顯著低于異體輸血的不良反應比率2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外科手術的實施過程中,當發生大量出血情況時,運用血液回收機能夠高效的對患者自體血液進行回收,降低異體輸血不良情況,同時能夠減少術后不良反應,對患者的預后有良好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鄧小凡,張 宇,劉興超,等.血液回收機在腹腔鏡脾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3,06:611-613.
[2]涂其忠,付智俊,苗 卉,等.國產自體血液回收機在肝脾破裂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29:149-151.
[3]李 忠,張明禮,周利群,等.自體血液回收機在腎癌伴腔靜脈瘤栓手術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4,04:69-71.
[4]吳曉燕,姜海明,王得坤,等.血液回收機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對比觀察[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4,03:38-40.
本文編輯:張 鈺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lood recovery machine
WEI Lan
(Hot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Xinjiang Hotan 848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massive bleeding occurred in clinical surgery with the effect of blood recycling machine. Methods Selection during February 2014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occurred in the oper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hemorrhage surgical patients 90 cases,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will observe its average is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45.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ith the method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method of blood cell phon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surgery, blood loss, blood transfusion, recovery, and complet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rate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26.51×104 mL, autologous blood reduced from 14.69×104 mL, blood reduced from 24.53×104 mL, recovery ratio is 92.53%, in complet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8.89%;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24.29×104 mL,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mount is 14.69×104 mL, after complete the transfusion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22.22%.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arabl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surgery, when heavy bleeding occurs, use blood recycling machine can act as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blood recovery, lower ratio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fo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ood effec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worthy of promotion.
Surgery;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 large number of bleeding; Blood recycling machine; Application effect
R457.1
A
ISSN.2096-2479.2017.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