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現,蒙藝云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醫院,重慶 402360)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應用分析
曹加現,蒙藝云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醫院,重慶 402360)
目的分析階段性健康教育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健康教育護理)和觀察組(階段性健康教育護理),各45例。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對疾病知識的知曉度、對護理的滿意度及對治療的依從性。結果 結果得出,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對疾病知識的知曉度、對護理的滿意度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階段性健康教育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效果明顯,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增強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階段性健康教育;上消化道出血;應用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常見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引起的出血。消化道出血一般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1]。臨床表現為長期嘔血、乏力、排黑便、疲倦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影響患者的心腎功能,嚴重時危及生命。本院研究階段性健康教育針對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效果,研究結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1.5±8.5)歲;觀察組男18例,女27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42.2±7.0)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健康教育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次性健康教育,后續不再安排更為詳細的健康教育課程,僅做簡單指導。
觀察組采取分階段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2.1 住院期間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幫助其盡快適應醫院環境,能為其介紹醫院的醫資力量、基礎設施,正面醫案等,向患者及家屬發放疾病知識科普宣傳手冊,詳細介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檢查項目、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采用一對一談話形式,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病情,提高其治療信心。
1.2.2 出血期間
為患者做好輸血準備,有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醫師。出血期間患者會出現嘔血、乏力、黑便、呼吸壓迫等癥狀,患者易出現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緒,不主動配合治療,態度消極。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情緒狀況,為其分析病情,提高認知能力,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患者詳細說明各項檢查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項,使其能積極主動的配合檢查。
1.2.3 康復期
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養成合理飲食習慣,制定營養均衡的飲食結構,多以流質、易消化食物為主,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辛辣飲食,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康復期間應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治療,指引患者適當運動,保證大便通暢。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知曉度、滿意度及對治療的依從性。依從性評分包括遵醫囑、定期用藥程度、飲食控制程度、自我管理等,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基本依從,80~60為部分依從,低于60分為不依從。依從性率=基本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1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經不同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后,觀察組基本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的患者分別為30例、11例、4例,依從性率為91.11%(41/45);對照組基本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的患者分別為21例、11例、13例,依從性率為71.11%(32/45)。觀察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知曉度及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對疾病的知曉度、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數較高,同時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知曉度及滿意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知曉度及滿意度對比(±s)
組別 n 知曉度(分) 滿意度(分) 平均住院時間(d)觀察組 45 91.77±6.85 98.43±0.57 12.55±4.56對照組 45 71.55±8.88 77.54±6.51 18.76±5.85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引起的出血或術后出現出血情況,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消化道出血一般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2]。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會出現出血性休克,嚴重時死亡。該病發病急,因大量出血,患者會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致使血壓升高,病情加重。
階段性健康教育結合病情,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病情,緩解不良情緒,增強其依從性[3]。當患者出現急性出血時,及時為其搭建靜脈通道,做好輸血準備,教育患者輸血過程中盡量避免移動,防止再次出血。加強健康飲食教育,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本次研究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傳統健康教育護理)和觀察組(階段性健康教育護理)。結果表明,觀察組依從性明顯較高,僅4例依從性較低,平均住院時間短,同時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疾病的知曉度分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由此可見,階段性健康教育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的效果明顯,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大大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其盡快康復。
[1]吳淑俊.階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5):76-78.
[2]王雪蓮.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5):179-180.
[3]郝明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指導與護理[J].心理醫生,2016,22(3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3.19.02
蒙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