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桂水
(江蘇省中醫院腦病中心,江蘇 南京 210029)
穴位按摩聯合白脈軟膏治療卒中后偏癱的效果觀察
覃桂水
(江蘇省中醫院腦病中心,江蘇 南京 210029)
目的觀察穴位按摩聯合白脈軟膏外用治療中風偏癱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3~12月我腦病中心收治的70例卒中后肢體偏癱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穴位按摩和白脈軟膏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肌力恢復和神經功能缺陷評分。結果 試驗組肌力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穴位按摩聯合白脈軟膏對卒中后肢體偏癱具有顯著療效。
腦卒中;偏癱;穴位按摩;白脈軟膏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臨床表現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語或言語蹇澀等[1]。偏癱是其最為常見的后遺癥,指的是一側上下肢和同側軀干感覺遲鈍、運動不利或完全喪失活動功能喪失[2]。隨著醫療技術不斷提高,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雖逐年下降,但致殘率卻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防止殘疾是護理工作的重點。我科對此開展白脈軟膏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肢體偏癱的護理方法,取得顯著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12月我腦病中心收治的70例卒中后肢體偏癱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47~76年,平均年齡(61.5±10.2)歲;頭顱CT結果:腦出血17例,腦梗死53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符合西醫腦卒中診斷標準及中醫中風病診斷標準;年齡40~80歲;發病2周以上;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出標準
合并嚴重心、腎、肝功能嚴重異常;偏癱側肢體皮膚有破損;有2種以上藥物過敏,過敏性體質患者;正接受其他試驗;收回知情同意書。
1.4 干預方法
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肌力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兩組在基礎治療上,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白脈軟膏外用聯合穴位按摩。5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4.1 常規護理
(1)病室護理。保持病房安靜、干凈、避免聲光刺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防外感,保持大便通暢,忌怒責;防跌倒、防墜床、防壓瘡等,加強患者及家屬安全意識。
(2)情志護理。中醫認為情志對疾病影響甚大,因此,需多關注腦卒中患者的情志變化,了解患者的想法,有的放矢地減輕患者因疾病引起的焦慮、消極等不良情緒,指導家屬多與患者溝通,并定時組織預后良好的病友與患者進行交流,多給予鼓勵,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念。
(3)辨證施膳。中風患者因血液粘度改變,血流較慢,常致大便干結,飲食上要以低鹽、低脂、高維生素、粗纖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厚味刺激之品,對于肝陽上亢者,應吃平肝潛陽食物,如綠豆、山竹、苦瓜、菊花烏龍茶等;風痰入絡者,應食用化痰通絡的食物,如絲瓜、山藥、白蘿卜,蓮子山藥薏仁粥等,避免肥甘粘膩之品;痰熱腑實者,適當食用清熱化痰潤燥之品,如白蘿卜、綠茶、竹筍粥等;忌食羊肉、韭菜等動火生風之品;氣虛血瘀者,應食用益氣健脾通絡之品,如山楂、赤小豆,川芎煲雞蛋等;陰虛風動者,應吃滋陰降火之品,如新鮮芹菜汁、枸杞、海蜇荸薺湯等。如患者便秘,則根據不同證型給予相關飲食指導,必要時應給以湯藥治療。
1.4.2 穴位按摩
患者仰臥于治療床上,護理人員對穴位進行點按加揉法,上肢取肩髎、曲池、手三里、外關等穴,下肢取風市、足三里、豐隆等穴,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宜,按揉2次/d,每穴2~3 min。
1.4.3 白脈軟膏外涂
白脈軟膏(20 g/支,西藏林芝奇正藏藥廠,批號050403)由姜黃、肉豆蔻、甘松、陽起石、甘草、麝香、山柰、藏茴香、西藏菖蒲、花椒、堿制成,取適量,早晚各1次涂于白脈循行部位,涂藥前用毛巾熱敷白脈走行處,涂藥后配合按摩技術,促進藥物吸收。
1.5 療效評定
①以肌力恢復情況作為療效標準。顯效:肌力增加兩級或以上;有效:肌力增加一級;無效:肌力無明顯改善,肌力評估標準按照診療規范進行。②采用NIHSS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定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檢驗標準設為α=0.05。
2.1 兩組患者肌力恢復情況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肌力恢復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評分均有所下降,試驗組治療后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P試驗組 35 9.6±2.2 3.6±1.8* <0.01對照組 35 9.4±2.8 6.3±1.6 <0.01
3.1 穴位按摩治療偏癱
針對腦卒中患者,按摩可以改善血瘀患者的經絡阻塞狀態,調節氣血、和合陰陽。我科取穴均為陽經上穴位,曲池和手三里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能夠治療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癥,肩髎、外關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能夠治療上肢痿痹不遂、癱瘓等病癥;足三里、豐隆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可以治療下肢痿痹,風市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可以治療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麻木疾患,通過按揉這些穴位,達到通經活絡,運行氣血等作用。
3.2 白脈軟膏治療腦卒中
白脈軟膏最早見于《藏醫臨床札記》,主要用于癱瘓、疫攣等白脈?。ㄉ窠浵到y疾?。┑闹委煟軌蚴娼罨罱j,可以促進腦梗死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3]。研究表明,藏醫白脈療法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方面,尤其是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及減輕卒中后肌張力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4]。另有學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發病后,越早介入藏醫白脈療法其治療效果越好,可以減輕病殘程度[5]。同時該藥中姜黃有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之功效;甘松有理氣止痛之功效;陽起石可以治療腰膝酸軟,有溫腎壯陽之功效。白脈軟膏作為外用藥物,可以減少藥物的胃腸道不良反應。
研究表明,通過白脈藥膏直接作于肌肉,使藥物濃度在局部組織功能增加,配合熱敷,使人體毛孔開放,加上按摩手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藥物的吸收。
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白脈軟膏與穴位按摩能夠更好的促進偏癱患者肌力恢復,降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我科護理模式不僅療效顯著,且簡單易行,極大減少了患者的經濟壓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霍新慧.艾灸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痙攣狀態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2]王樹生.手法治療康復半身不遂[J].當代醫院,2009,28(15):50.
[3]格日樂.蒙醫、中醫針刺治療白脈病(中風)文獻比較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
[4]李 寧,郭文華,董紀革.白脈軟膏改善腦卒中患者肌張力增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5):240-242.
[5]郭文華.運動訓練與白脈軟膏對腦梗死大鼠神經功能恢復及皮質GAP-43和p38MAPK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09.
本文編輯:張 鈺
R248.9
B
ISSN.2096-2479.2017.33.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