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娟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急診科,北京 100141)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孫宏娟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急診科,北京 100141)
目的分析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診收治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28%、74.29%,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心理狀況指標好轉所需時長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臨床護理工作臨床療效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
人性化護理;急診患者;護理工作
急診科室是臨床中急危重癥患者就診的地方,也是醫療風險較高、各類醫療糾紛易發生的場所,急診科室的治療護理效果是醫院整體服務質量的重要體現[1]。在急診科室的治療環節中,護理干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醫學不斷發展,患者對于醫療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性化護理得到廣泛開展,該護理方案在急診患者中取得顯著療效[2]。本研究選取我院急診收治的患者70例,探討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臨床價值,取得較為滿意結果,具體報道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診收治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50.1±3.4)歲;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50.3±3.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危重程度、基礎健康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醫護人員嚴密檢測急診患者的生命體征指證及病情變化,出現問題及時匯報上級醫師并予以解決。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1)心理護理:急診患者病情危重,對自己的病情和預后存在一定消極心理,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應當增加和患者的溝通,并告知家屬每日探視時間予以關心,醫護人員注意說話語氣溫和,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耐心講解,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2)環境護理:保持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為患者治療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病房門窗常開保持空氣清新,光照充足提供明亮視野,合理布置病房內物件方便患者生活起居,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緩解對于病情的恢復十分有利,同時也避免病房內細菌的滋生導致患者感染的發生。(3)行為護理:急診室患者多數存在行動困難,醫護人員應當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于部分家屬照料困難的患者,應當予以適當的照顧和關心,讓患者感受到急診科室的溫情所在。
1.3 檢測指標
檢測患者生命體征,待各項指標趨于平穩,評估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害怕恐懼狀況,分值越高,表明狀況越差。同時調查兩組患者在開展護理干預措施后的護理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患者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x2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情況對比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28%、74.29%,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改善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心理狀況指標好轉所需時長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改善情況對比(±s,分)
組別 n 抑郁狀態 焦慮狀態 害怕恐懼狀態實驗組 35 47.0±6.1 49.2±7.1 49.1±5.6對照組 35 56.1±5.7 57.3±7.4 57.5±6.6 X2 5.23 5.06 5.11 P<0.05 <0.05 <0.05
人性化護理干預要求以患者為中心,以提供高質量、人性化護理服務為宗旨,讓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感受到溫暖和關心[3]。急診科室患者病情危重,預后不良,部分患者存在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刺激,有些中老年患者單獨在醫院治療,缺少家屬的照顧及陪護,這對患者的恢復十分不利[4]。急診科醫護人員應當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心理疏導,增加醫患溝通,盡可能釋放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內心積蓄的壓力,這對于患者病情恢復具有積極作用[5]。
人性化護理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提供充滿人情味的醫療緩解,使得患者感受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干預[6]。本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診收治的患者70例,探討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28%、74.29%,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心理狀況指標好轉所需時長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護人員通過改善病房環境,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這對于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健康的情緒十分有利,部分患者行動困難,醫護人員提供一定的生活照料,讓患者感受到科室的溫情,這對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具有積極意義。研究顯示,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患者能夠改善心理狀態,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縮短患者治療所需時間。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臨床護理工作臨床療效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許黎婉,郭 華.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4):310.
[2]李 娟.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28.
[3]楊曉華.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29(12):119.
[4]歐陽旭英.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健康之路,2013,12(11):323.
[5]張翠英,趙玉芹,李榮華.實施細耵護理對提高急診患者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46.
[6]姜 秀,孫志書,黃 影.淺談急診科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26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3.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