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銀
(重慶市南川區婦幼保健院,重慶 408400)
優質護理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意義
吳小銀
(重慶市南川區婦幼保健院,重慶 408400)
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意義。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4月本院小兒內科病房收治的患兒50例與護理人員18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實驗組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操作技能、自我學習能力等滿意度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及家屬對實驗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服務態度、查房頻率、儀容儀表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采用優質護理管理,可提高護理人員、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增強了護理質量,值得采用。
優質護理;小兒內科護理;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院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優質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促使護理工作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護理感受。小兒內科疾病范圍廣、疾病多、病情復雜多樣,將優質護理應用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可以更順暢的開展護理工作,取得預期護理效果,現對優質護理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4月本院小兒內科病房收治的患兒5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22例,女28例,年齡1~6歲,平均(3.5±1.2)歲。同時將護理人員18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0~31歲,平均(25.5±2.2)歲,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具體方法為:(1)加強技能培訓及行為管理。雖然股靜脈穿刺、橈動脈穿刺是基本的護理技巧,但也容易出錯,需要護理人員有著嫻熟的操作技能,由此,由護士長定期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在工作中督促護理人員增強自我行為管理,牢記小兒內科六句話;杜絕生、冷、硬、頂、推等行為,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苛刻的家屬不能情緒化應對,善于從自身找原因,努力化解雙方矛盾,通過自身行為規范與管理得到家屬認同。(2)拓展小兒內科護理內涵,提升護理質量[1]。患兒入住病房要帶領其熟悉周圍環境,客服心理恐懼與不安,主動和患兒交談,減少陌生感。同時,開展小兒內科查房工作,對容易忽視的小兒內科問題進行討論,沒周開展2次,護理查房不僅可以發現問題,還能提高護理人員各方面能力,更好的為患兒服務。(3)加強健康教育與指導。收集小兒內科不同疾病知識,修訂成冊,手冊可以圖文并茂,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知識與注意事項,設立“健康講座及宣傳欄”,宣傳早期預防與保健知識[2]。(4)開展親情服務。組織患兒定期開展文藝表演、畫展等活動,讓家屬與醫護共同參與進來,使患兒體會到醫院大家庭的溫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應t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
實驗組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操作技能、自我學習能力等滿意度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比較(±s,分)
組別 工作積極性 操作技能 自我學習能力實驗組(n=13) 91.2±4.5 85.3±3.2 8975±3.6對照組(n=12) 72.3±4.4 75.6±4.7 72.5±4.8 t 5.23 3.23 5.20 P 0.01 0.02 0.02
2.2 患兒及家屬滿意度情況
患兒及家屬對實驗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服務態度、查房頻率、儀容儀表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兒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s,分)

表2 患兒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s,分)
組別 操作技能 服務態度 查房頻率 儀容儀表實驗組(n=13) 85.2±4.4 86.2±3.5 88.5±3.5 86.3±5.5對照組(n=12) 72.5±4.4 71.6±4.7 74.6±6.3 73.8±1.8 t 3.205 4.210 4.752 3.602 P 0.03 0.02 0.01 0.01
當前,護患糾紛頻發,導致患者與護理人員間矛盾升級,醫療護理中一旦出現差錯或者服務不恰當的情況就會引發矛盾或糾紛,影響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小兒內科病房護理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技能、行為、認知等方面加強管理可有效杜絕醫患糾紛,對提高小兒內科病房護理質量與效率有重要意義[3-4]。優質護理首先從護理人員自身進行優化,提升護理知識水平與技能水平,以為患兒提供更優質服務,同時,通過優質護理,可以幫助減輕病痛,改善患兒生活質量,真誠對待患兒,可以消除彼此戒備,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推進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人員實施優質護理管理,工作積極性、操作技能、自我學習能力均較對照組提高(P<0.05),患兒及家屬對實驗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服務態度、查房頻率、儀容儀表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顯示了優質護理提升了護理人員各方面素質與能力,真正從知識水平與服務理念出發開展人性化、優質的臨床護理[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應用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有顯著意義,不僅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與操作技能,還為患兒提供了更加周到、舒適、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患兒及家屬滿意度,增強了護理質量,值得采用。
[1]蔡小芳,鄭文超,劉玉梅,等.小兒內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和效果初探[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3):67.
[2]劉春霞,莫滿秀.優質護理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20(6):102-102.
[3]楊茵茵.優質護理在小兒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4):2284-2285.
[4]馬紅彩.優質護理服務在小兒惡性實體腫瘤圍化療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3,34(9):1471-1473.
[5]陳麗芳.優質護理對降低急診小兒輸液室的糾紛投訴率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440-44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3.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