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晨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071028)
多途徑延續護理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的影響分析
許秋晨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071028)
目的探討多途徑延續護理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在我院就診的92例食管癌患者,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46例。常規組采取一般護理,實驗組采取多途徑延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與常規組的護理依從性分別為97.83%與80.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3.04%與28.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食管癌患者來說,給予多途徑延續護理干預利于提高護理依從性,將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改善患者術后營養情況。
營養狀況;食管癌;多途徑延續護理;影響
食管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一類消化道惡性腫瘤[1],其具有高發病率與高死亡率的特點,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術后患者的營養狀況不是十分理想,有關研究顯示[2],食管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發生營養不良的概率達到40%~80%,因此,給予該類疾病患者積極有效的臨床干預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將多途徑延續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該類疾病患者中,分析其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就診的92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被確診。
納入標準:年齡在80周歲以下;自愿接受食管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為食管癌中期階段;術后自愿接受放化療。
排除標準:將存在慢性消化道疾病、甲亢疾病、糖尿病、合并其他臟器疾病患者排除。
采取奇偶數分組模式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46例。常規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65.20±3.21)歲,16例上段癌,20例中段癌,10例下段癌;實驗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7~77歲,平均年齡(65.12±3.14)歲,17例上段癌,20例中段癌,9例下段癌。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一般護理方案,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及意義、相關注意事項,囑咐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治療與護理等。
實驗組采取多途徑延續護理干預,主要如下。
(1)成立延續護理小組,以科室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擔任副組長,開展關于食管癌延續護理的相關理論基礎、策略、意義等學習,保證正常理解其護理概念,并依據患者的實際延續護理需求,對其延續護理方案進行制定;組長和副組長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在實施護理操作時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對出現偏差的情況及時進行小組討論,使得護理方案能夠全面落實。
(2)完善健康教育:依據患者及其家屬的性格特點、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家庭環境、自身接受能力等個體差異情況,幫助患者給予術后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方案。若文化程度較低,可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講解,并依照時間進行編碼,按照次序講解,做到重點突出,鼓勵患者家屬參與;若文化程度較高或者接受能力較強的患者,可將健康宣教內容適當增加,可從飲食、心理、用藥、功能訓練、體位等方面進行指導,對居家培訓手冊進行制定,包括日常進食時出現問題如何進行處理等。出院后每周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將其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加強。
(3)飲食指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依據患者實際病情采取6~12個月的流質(半流質)飲食,依據后續疾病復查情況逐漸轉變為普通飲食,并采取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進行搭配。
(4)體育鍛煉:告知患者及家屬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病情??梢罁颊卟∏榛謴颓闆r制定一套有氧運動計劃,以患者不感覺到勞累為宜,可進行打太極、散步、廣場舞等運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
(5)定期組織活動:每個3個月的時間舉辦1次病友會,可采取觀看勵志電影、舉辦食管癌健康知識講座、茶話會交流等形式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況,促進疾病的康復。
1.3 觀察項目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依從性
實驗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n(%)]
2.2 并發癥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對食管癌患者來說,給予多途徑延續護理干預措施的意義重大,術后患者將會由于改變消化道的解剖結構,導致食管黏膜出現損傷現象,導致對吻合口疼痛較為害怕,擔心出現吞咽困難等情況,使得對于飲食指導原則依從性不強,術后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攝取半流質或者流質飲食,使得食管擴張的黃金時期延誤,不利于吻合口進行機械性擴張,導致其逐漸發生吻合口狹窄現象,進一步加劇營養不良現象[3]。
采取該類護理方案,便于對患者的飲食需求進行科學指導,依據術后電話隨訪等方式及時了解癥狀與體征的變化情況,告知患者科學飲食的重要性,提高其護理依從性。結果顯示,實驗組采取多途徑延續護理干預后,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其并發癥發生率僅為13.04%,明顯低于常規組,進一步肯定了其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對食管癌患者采取途徑延續護理干預利于提高護理依從性,將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改善患者術后營養情況。
[1]徐 敏,趙慧莉,張儀芝,等.多途徑延續護理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3):1224-1226.
[2]劉敏杰,劉諄諄,張蘭鳳,等.食管癌患者延續護理服務的文獻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6):18-22.
[3]靳海榮,趙明月,英靜靜,等.延續護理在食管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0):71-73.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3.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