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婷婷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重慶 400042)
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
鄧婷婷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重慶 400042)
目的 探討在腦血栓病癥的護理過程中,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數據和護理方法的記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成優質組和參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同時行基礎護理模式,優質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行優質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加行優質護理的優質組,其臨床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參照組低于優質組患者(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腦血栓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強化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此項研究對于臨床具有重要作用。
優質護理;腦血栓;護理效果;價值分析
作為心腦血管的常見并發癥,腦血栓病癥一旦發生,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將會導致其傷殘率和死亡率的提高,當前對腦血栓患者行有效的治療方法外,加行科學的護理模式也變得至關重要,針對于此,本文將以優質護理模式為基礎,探究將其應用于腦血栓病癥中的效果。況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優質組和參照組,各40例。其中,優質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7.6±4.6)歲;參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7.7±4.7)歲。本次參與研究的80例患者均出現不清醒以及偏癱等不良癥狀。對于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基礎護理,如血壓的測定,藥物的指導以及心理安撫等,優質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行優質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①在對腦血栓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模式,因此針對這一要素,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藥物安全的監測,合理的對患者藥物使用藥量進行把控,同時予以規范化的溶栓藥物治療,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檢測。當患者行阿司匹林藥物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實時對患者的糞便顏色進行觀察和記錄。
②腦血栓患者在病癥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身體機能衰退的情況,所以,在患者行急性期治療后,要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完整的科學化康復護理模式,最大程度保證患者的神經代償性循環達到正常,以此降低患者的傷殘率。同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行肢體功能的鍛煉,當患者情況達到平衡后,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的訓練引導。
③腦血栓患者會出現呼吸感染的并發癥,少數患者出現消化道感染以及腸胃不適的情況,所以護理人員也要加強并發癥的護理指導,護理人員要有計劃的對患者進行翻身,促進背部淋巴的循環,防止患者出現壓瘡等不良反應,同時保證病房的清潔整齊,定期通風消毒。合理加強關節訓練,對血液進行循環,防止患者的肌肉萎縮。
④行合理的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患者要定期進行適當的身體運動,對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同時注意季節的變換,在冬季較冷的天氣,加強保暖措施,防止感冒情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優質組患者中,30例患者均能實現生活自理,患者的語言交流程度恢復正常,其排便無任何問題,功能恢復率為75%;參照組患者中,21例患者生活自理正常,排便無任何問題,功能恢復率為52.5%,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3813,P=0.0363)。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作為腦梗死病癥的最常見類型,在神經內科中,腦血栓(cerebralthrombosis)[1]病癥的發病率處于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發病原因是由于Cerebral Artery主干或者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血管增厚[2]、管腔狹窄閉塞以及血栓形成,從而引起血流減少或者是供血呈現為中斷的現象[3],導致腦血栓病癥的發生。誘發腦血栓的過程中,腦動脈粥樣硬化是其主要誘發原因,腦血栓病癥患者往往會出現如高血壓以及血脂異常等不同反應,所以在臨床對腦血栓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其對腦梗死的護理干預。
在本文研究中,對腦血栓患者行有效的優質護理模式,其中包括對藥物的合理監測、對患者飲食的合理指導以及康復化的護理模式,通過對80例患者分別行基礎護理和優質護理后,優質護理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5%,參照組總滿意度為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1143,p=0.0363);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其中優質組患者功能恢復率為75%,參照組功能恢復率為5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3813,p=0.0363)。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模式以及合理的藥物治療模式應用于對腦血栓病癥的干預中,具有極為顯著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以及實驗方法與周艷[4]以及蔣蕊,沈鐵軍[5]等專家數據一致,具有臨床可參考價值。同時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值得臨床進一步的研究和推廣。
[1] 陳秀英.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235-236.
[2] 秦偉利.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7):76-77.
[3] 張 娟.淺談優質護理在護理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7):196-197.
[4] 周 艷.優質護理在腦血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3):90-91.
[5] 蔣 蕊,沈鐵軍.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34):278-27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