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急診科,北京 100144)
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
封 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急診科,北京 100144)
目的 探討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患者康復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醫院進行急診搶救的心肺復蘇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急診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后的康復效果。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總有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發生煩躁、記憶力下降、抽搐和胸部不適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肺復蘇患者中給予急診護理能有效改善護理效果,降低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適用于臨床。
急診護理;心肺復蘇;康復效果;影響分析
急診室對心搏驟停患者進行搶救的措施是心肺復蘇,該治療的成功能明顯降低疾病致殘率和致死率。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心肺復蘇治療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1]。本次研究旨在探討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患者康復效果分析,現具體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進行急診搶救的心肺復蘇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是進行心肺復蘇搶救成功,將其隨機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8.4±3.5)歲;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8.8±3.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相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的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嚴密關注患者病情的變化,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操作,遵循醫囑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監控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
觀察組:在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后進行急診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給患者調節病房溫度和濕度,給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住院環境,將環境給患者的不良刺激程度降低至最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復。②在進行腦部復蘇后需加強腦部護理,將病房內溫度調節至19℃,并告訴患者家屬在患者額頭、頸部用濕毛巾進行冷敷,降低患者腦部氧代謝速度,將腦部在灌注的情況降低至最低程度。③氣道護理:護理人員需加強氣道插管過程,該過程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并進行插管前加強插管后的護理管理,盡量避免氣道插管移動;指導患者保持氣道濕潤,定期更換膠帶,應用低壓氣囊時,需熟練把握放氣的頻率,降低患者誤吸導致胃內容物出現反流的現象;在患者進行吸痰前,給予純氧吸入3 min,吸痰過程嚴密觀察患者臉色的變化情況,若發現發紺,需及時給予處理。④心理護理:選取心肺復蘇的患者身心均受到巨大的打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煩躁、抑郁等負面情緒。⑤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低脂肪等食物,指導患者合理運動,鍛煉身體,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復。
1.3 指標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效果判斷[2]:患者的各項體征和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未見發生其他并發癥,患者的身心狀況均處于平穩階段判斷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明顯改善,發生輕微并發癥,患者身心狀況波動較小判斷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無改善甚至惡化,心博出現第二次停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護理效果判斷
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3.5±1.8)d,觀察組為(9.4±1.2)d,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煩躁、記憶力下降、抽搐和胸部不適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機體出現心臟驟停后給四肢、內臟、大腦等器官帶來嚴重的損害。臨床進行心肺復蘇的目的一搶救腦細胞,降低其由于腦部缺氧引發腦組織壞死[3]。在心肺復蘇患者中應用急診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在急診護理干預中需加強護理人員的搶救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心肺復蘇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操作能力。通過給予萬心肺復蘇術后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若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采取有措施;加強監護頻率,在發生意外情況下能及時給予處理。通過心理護理,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交談,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并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后的相關注意事項[4-5]。通過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心肺復蘇患者中給予急診護理能有效改善護理效果,降低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適用于臨床。
[1] 黃美娟,陳智萍.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11):1457-1458.
[2] 鄒秀娟.淺談心肺復蘇后患者應用急診護理干預對康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50):263-263.
[3] 吳 潔,侯 麗.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康復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0):185-186.
[4] 倪煥娟,楊 喆.急診護理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心理狀態血氣指標及預后康復質量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學,2016,22(10):1711-1713.
[5] 劉會玲.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復蘇術后急診介入治療在圍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23(9):172-173.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2.2
B
ISSN.2096-2479.2017.2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