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麗,陳躍芳,謝賢麗
(四川省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紅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探索
王光麗,陳躍芳,謝賢麗
(四川省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紅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目的 探討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的具體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社區200例居民作為調查對象,給予其護理規范化管理,比較實施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的情況。結果 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居民對社區護理質量、服務態度、專業技能以及滿意度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后居民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保證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有利于護理工作者的護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應將其在社區中發揚。
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建設的重心任務,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的進一步發展,關鍵在于對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的管理[1],以往的管理水平已經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要求,因此,需要對社區居民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實現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局面,促進社區護理的發展。本文中對我社區的200名居民進行護理的規范化管理,對其管理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社區的居民200名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護理的規范化管理,其中,男126名,女74名,均自愿接受本次調查,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39.5±10.8)歲,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本社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護理管理制度長期沒有改變、居民健康意識的缺乏、社區護理專業人員的缺乏、社區現有護理人員的知識缺乏。
1.2 方法
鑒于以上問題,提出以下管理措施:①完善護理規范化管理制度:任何管理都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順利開展的基礎。首先制定詳細的操作標準和流程,并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其進行操作。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工明確自身的職責,實行責任制管理,定期質控檢查、巡查并進行持續改進,質控結果與人員績效工作量結合,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護理質量,進而提高社區的護理水平。建立社區健康管理團隊,進行個性化簽約服務,確保居民的健康。②加強居民健康教育:社區健康管理團隊應該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鼓勵居民積極參加慢病管理小組,利用健康小屋資源進行自我管理,發放健康知識手冊,給居民講解健康常識,同時進行家訪,了解居民的健康情況以及對健康常識的掌握,并將其分析統計,做出相應的措施。③加強對社區護理人員的培訓:社區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關系著社區的護理質量,和居民的健康息息相關。首先應聘時選用本科學歷的專業技能較高的護理人員,并鼓勵其在職繼續教育,提高社區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然后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操作水平、護理知識以及職業素養等。最后采用考核激勵制度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給護理人員一定的激勵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投身于社區護理服務中。④加強對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配置:社區居民較多,但是護理人員較少時需要進行調整改善社區護理情況,制定人才資源計劃,和醫院建立合作關系,提高對社區的護理服務,保證居民的健康,促進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居民對社區護理質量、服務態度、專業技能以及滿意度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護理情況比較(±s,分)

表1 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護理情況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質量 服務態度 專業技能 滿意度管理前 200 56.3±1.2 52.8±6.4 61.8± 73.1±2.5管理后 200 93.7±3.8 92.8±1.0 98.1±1.3 95.6±3.2 t -- 6.38 5.08 10.72 9.54 P -- <0.05 <0.05 <0.05 <0.05
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是目前我國重要的一項工作,為了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的服務項目,保障社區居民的健康,提高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同感。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因此,要加大對社區護理的管理力度,做好對社區居民的日常護理,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對于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提出以下措施:培養社區護理專業人才,要求護理人員在職期間不斷學習和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護理人員的選擇應在本科護理人才中選出,提高社區護理人才的基本水平[2];根據社區的情況完善社區護理管理制度,加強和醫院之間的合作關系,促進社區護理人員和醫院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組織學習,提高護理人員學習先進的護理方法;加強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在社區開展健康學習活動,鼓勵居民積極參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除此之外,可以對社區居民建立信息管理,掌握社區居民的身體狀況,必要情況下對居民進行家庭隨訪和護理,提高居民對社區護理的滿意度。本文中對社區的200名居民進行規范化管理,護理規范化管理前后居民對社區護理質量、服務態度、專業技能以及滿意度之間的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社區護理需要采用規范化的管理,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
綜上所述,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后居民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保證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有利于護理工作者的護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應將其在社區中發揚。
[1] 楊詠梅.淺析社區護理管理現狀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2(3):467-468.
[2] 王維寧.社區護理管理發展現狀及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2(7):1385-1387.
本文編輯:劉欣悅
Community car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exploration
WANG Liang-li, CHEN Yue-fang, XIE Xian-li
(Hongx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panzhihua college in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anzhihua 617000, China)
R47
B
ISSN.2095-8803.2017.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