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云霞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采用電腦隨機的方式,選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應用常規化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患者為研究組,對兩組患者護理的效果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SDS、SAS各項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但研究組患者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常規組,組間各項評分指標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生活質量量表評價,發現研究組患者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同時,配以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將其作為臨床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最佳模式。
人性化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臨床呼吸系統疾病當中,較為常見,主要特點為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遷延不愈,疾病發展成進行性,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更甚至威脅到患者的健康安全[1]。本次實驗特此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人性化護理,均獲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現將具體護理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關標準予以確診,且存在程度不一的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表現,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消炎、平喘、霧化吸入以及抗感染等基礎對癥支持治療。以電腦隨機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2~85歲,平均(73.46±4.77)歲,病程2~20年,平均(9.33±1.88)年;常規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61~86歲,平均(74.36±4.68)歲,病程3~21年,平均(9.99±1.97)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過比較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為患者介紹醫院科室有關制度職責、介紹醫院環境、責任護士、主治醫生,交代各項檢查的目的、治療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即按醫囑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為患者解疑答惑,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應用人性化護理,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特點,針對性的予以安慰和疏導,或是通過輕柔、舒緩音樂的播放,幫助患者放松,注意情志調養,通過溫馨病區環境的營造,戒驕戒躁,防止七情內傷,鼓勵患者適當宣泄。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深呼吸、正確氧療、艾條灸足三里、中藥穴位貼敷肺俞、腎俞、定喘等穴位,幫助并指導患者家屬實施正確的胸部叩擊,協助其排痰。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著重幫助患者進行調養,以清淡可口、飲食規律、易消化、營養豐富、禁止辛辣刺激、過咸、過甜、煎炸等原則為主,可多食用赤豆、薏苡仁、山藥等利濕化痰健脾等食物,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幫助患者舒暢情志。訓練患者手指點穴呼吸養生操,由護理人員協助并督促完成,手指點穴呼吸養生操包含的穴位有中府、云門、大椎、魚際、少商、定喘、合谷等。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外侵風寒。
1.3 觀察指標
運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差。運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狀況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SDS、SAS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SDS、SAS各項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但研究組患者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常規組,組間各項評分指標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SDS、SAS量表評分(±s,分)
小組 n SDS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30 65.24±8.34 50.12±4.78 59.77±6.33 41.23±5.11常規組 30 65.11±8.23 59.02±6.21 59.67±6.41 54.56±5.33
2.2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經生活質量量表評價,發現研究組患者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分)
小組 角色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情緒功能 總體生活質量研究組 1.66±0.22 1.81±0.29 1.33±0.32 1.51±0.33 4.44±0.39常規組 1.29±0.22 1.49±0.23 1.01±0.14 1.21±0.20 3.55±0.34
慢性阻塞性肺病,從中醫學立場而言,屬于“喘病、肺脹、哮病、咳嗽”等范疇[2]。多半是因為老年患者體質虛弱,元氣衰弱,感受外邪,衛外不固,閉阻于肺,聚集為痰,痰液凝聚于內,長期排不出去而導致發病,病程遷延不愈,加上發病反復,而使得患者心理負面情緒加重,喪失對痊愈的信心,生活質量也因此不斷下降[3]。故而,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就顯得至關重要。通過人性化護理,彌補了以往臨床只重視護理技能而未重視患者心理護理的缺陷,讓人性化護理更具有人文關懷精神。經有關研究發現,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尤其是中西醫結合的人性化護理,不僅可顯著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還可以讓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得到顯著提升,促進患者提升對治愈的信心,以及面對社會壓力的能力[4]。與此同時,在人性化護理模式下,也尊重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疾病臨床治療護理的知情權,強化了醫患之間的有效交流,進而讓患者可以有效的、積極的對自己的疾病進行管理[5]。
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知,通過人性化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等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護理之后,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上述結果提示我們,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為患者提供科學管理,不僅可獲得滿意的護理效果,同時中西醫結合護理的優勢得到了突出[6]。此種護理模式,切實可行,可將其作為臨床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最佳模式。
[1] 莫麗蘭.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存質量的影響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5,10:97-99+138.
[2] 李春紅.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4,13:2039-2040.
[3] 彭 銳,廖 容.優質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21-23.
[4] 林文華.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質量及睡眠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26:534-535.
[5] 陽鳳華.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13:120-121.
[6] 王靈芝,楊新云.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07:240-24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15.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