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竹玲,可 秦,秦 波,沈 忱,吳海瓊,馬麗萍*
(玉溪市人民醫院神內一科,云南 玉溪 653100)
優質護理路徑在神經內科輪轉護士工作中的應用
宗竹玲,可 秦,秦 波,沈 忱,吳海瓊,馬麗萍*
(玉溪市人民醫院神內一科,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路徑在輪轉護士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輪轉的年輕護士32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6名,對照組則采用常規帶教模式,試驗組以優質護理路徑的帶教模式,分析對比兩種帶教方式對護理工作的影響。結果 經統計學處理兩組護士均無明顯差異,4周后對護士單獨值班能力、??浦R技能、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進行比較,兩組均有顯著差異性。結論 以優質護理路徑的帶教模式對護士的單獨值班能力,??浦R及技能有明顯提升,且患者滿意度升高,護理質量提升,護理差錯減少,值得進一步推廣。
優質護理路徑;神經內科;輪轉護士
臨床帶教是臨床護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和主要模式,其質量將直接影響著所培養護理人才的素質和護理教育的整體質量[1]。對工作3年內的護士輪科,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年輕護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促使護理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2]。由于神經內科疾病的特殊性及復雜性,為了使輪轉護士在最短時間內勝任科室的護理工作,我們對科室的輪轉護士帶教方式進行改進,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科輪轉的年輕護士32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9~22歲,其中本科畢業14人,專科畢業12人,中專畢業6人,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6名。兩組護士在年齡、文化程度、工作時間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帶教方法
兩組護士均由我科工作5年以上護師及護師以上職稱的帶教老師帶教,帶教時間均為3月。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帶教方法
護士入科室后,由護士長進行入科教育,然后分配帶教老師,帶教老師予講解各班崗位職責后跟隨帶教老師上班,于3~7天后據能力單獨上班,遇到問題由帶教護士進行講解。
1.2.2 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路徑表單進行帶教
護士入科室后,由護士長進行入科教育,然后分配帶教老師,帶教老師根據優質護理臨床路徑表單內容,結合所管病人情況,圍繞護士的工作職責(病情觀察、治療處置、健康教育、專業照顧、康復指導、心理護理),教會護士對所管患者住院每天的工作重點及具體要怎么做。具體內容如下。
1.2.2.1 患者入院第1天,護理評估: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四肢肌力、吞咽功能、語言、生活自理能力、飲食、睡眠、情緒,有無伴隨癥狀等;治療處置:建病歷,據醫囑完成各種檢查治療;生活照顧:據生活自理能力完成患者衛生處置;健康教育:入院宣教、安全及飲食指導;康復指導:更換臥位、良肢位的擺放;心理護理:介紹環境,熱情主動交談,鼓勵患者表達情感。
1.2.2.2 入院第2天,護理評估:同第1天,評估各種管道情況及藥物作用及副作用;治療處置:同第1天,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根據患者營養狀況加強營養支持;生活照顧:巡視患者解決生活需要;健康教育:深呼吸、咳嗽訓練、踝泵運動目的及意義,藥物知識,飲食睡眠的指導,各種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疾病相關知識;康復指導:同第1天,據生活能力進行日常生活指導,如何預防并發癥;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予心理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3 入院第3天,護理評估:同第2天,觀察病情是否繼續;治療處置:同第1天,對靜脈留置針進行維護、預防并發癥;生活照顧:同第2天,完成各項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同第2天,安全指導,教會家屬與患者溝通的方法;康復指導:同第2天,防止足下垂,坐位平衡訓練,主動及被動運動,膀胱功能及吞咽功能訓練;心理護理:講解疾病知識,消除患者恐懼心理。
1.2.2.4 入院第4~10天,護理評估:同第3天,評估有無抑郁及康復效果,評估皮膚及大小便情況,盡量去除導尿管;治療處置:同第3天,遵醫囑復查各項檢查;生活照顧:同第3天,鼓勵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同第3天,針對疾病告知腦血管病的一級二級預防措施,據檢查結果告知注意事項;康復指導:同第3天,語言功能、吞咽訓練,據病情予站立訓練,抗阻運動,行走及上下樓梯訓練;心理護理同第3天。
1.2.2.5 入院第11~14天,護理評估:同第4~10天;治療處置:同第4~10天;生活照顧:患者的自我護理;健康教育:同第4~10天,疾病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出院指導;康復指導:同第4~10天;心理護理:根據其心理類型予以有效疏導。
1.2.2.6 入院第15天,護理評估: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四肢肌力、吞咽功能、語言、生活自理能力及情緒;出院處置: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是否出院,同時交代復診時間、地點以及出院用藥、康復方法,行動安全的指導,預防疾病再次發作的注意事項,做好出院處置[3]。
1.2.3 四周后分別對護士單獨值班能力,護士??评碚撝R及操作技能、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進行評價。
1.3 療效判定標準(自擬)
1.3.1 單獨值班能力
分別在帶教1周后,護士長、帶教老師及抽取本科室護士共5人對其進行評價。
1.3.2 護士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
在實施4周后分別采取每月2次??评碚摽荚嚭筒欢ㄆ诔繒釂枺ㄆ骄咳嗣吭?次提問)。理論知識采用我科自定的??浦R試卷,滿分為100分。操作技能采用我科自定的??撇僮骷寄茉u分表,滿分為100分。
1.3.3 護理質量
在實施4周后采取每月護理質控檢查,收集數據資料對比。
1.3.4 患者滿意度
在實施4周后采取每周發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表采用我院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
1.3.5 醫生滿意度
分別在實施4周后每月向醫師發放自行設計的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

表1 兩種帶教方式對護士單獨值班能力的影響(n,%)

表2 兩種帶教方式對護士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影響(n,%)

表3 兩種帶教方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n,%)

表4 兩種帶教方式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n,%)

表5 兩種帶教方式對醫生滿意度的影響(n,%)
臨床護理路徑是經過多學科專家制定的科學實用、表格化的護理路線圖,它的每日工作重點和內容隨病情發展所處的不同階段而不同,且有嚴格的時間框架,可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的、有計劃的工作,也可使患者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護理過程中[4]。
優質護理路徑表單中,規范了護士的操作程序,使年輕護士在護理工作中思路清晰,工作條理,護士可以明確每天為患者護理的內容,使護理工作更為具體化、標準化,作為一種工作指引,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及工作效率,節省帶教時間,使年輕護士在最短時間內勝任工作。專業知識的提升,使護士履行職責能力加強,能利用專業的知識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對患者進行身心護理,全面提升優質護理服務,患者享受到同質化的護理,提高患者滿意度。通過優質護理路徑的護理帶教模式后,護士責任心加強,對所管危重患者的治療護理能及時與醫生溝通交流,參與醫生查房,專業知識提升,病情觀察能力加強,醫療安全質量得到保證,使護理與醫療工作完整協調,提升了醫生對護理工作的認可。
綜上所述,在輪轉護士帶教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路徑表單的帶教模式后,提升了護士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加強了臨床護理工作,落實了心理護理、康復護理、健康教育等,改善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提升帶教質量,大大提升年輕護士各項綜合能力,提高護士對帶教的滿意度。該帶教模式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1] 劉義蘭,王桂蘭,趙光紅.現代護理教育[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65-202.
[2] 吳燕霞.工作5年內護士輪轉出入科調查表在產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09,33(10):792.
[3] 禹小麗,鄧偉明.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處理中的效果觀察及應用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4):75-76.
[4] 舒 均.淺談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0,23(4):105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
B
ISSN.2095-8803.2017.15.62.02
馬麗萍,女,學歷大專,云南玉溪人,內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通訊址址: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院神內一科,郵箱:6273409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