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娟,魏 瑋,晁 青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陜西 西安 710061)
全面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盧秀娟,魏 瑋,晁 青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觀察全面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在圍手術期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組進行全面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均高于干預組,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改善均有積極影響。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面護理干預;負性情緒;睡眠質量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傳統手術膽囊切除的一種革新,是膽道外科常用的手術,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感輕、恢復快等特點,且預后良好[1-2]。但手術是一種具有創傷性的治療手段,多數患者仍會對手術產生恐懼心理,引起多種負性情緒,影響手術效果。故為減輕手術對患者的影響,本研究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實施全面護理干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經腹腔鏡及B超檢查確診,無其他嚴重功能障礙者,并對本研究知情。干預組男25例,女20例;膽囊息肉13例,膽囊結石17例,慢性膽囊炎15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5.8±4.7)歲。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膽囊息肉14例,膽囊結石16例,慢性膽囊炎15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6.2±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圍手術期實行常規護理,如:術前進行常規備皮、禁食及禁水;術中密切配合醫生手術;術后加強對創口管理等。干預組則針對患者多方面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講解手術相關內容,并列舉手術成功病例;②腸道管理。在常規禁食、禁水后于術前2 h飲用10%的氯化鈉溶液350 mL左右。(2)術中嚴格控制溫度。保持手術室溫度為25℃,控制輸液溫度為37℃,并控制好輸液量。(3)術后護理。①加強疼痛管理。于患者清醒后多與之溝通,并告知手術非常成功,必要時根據醫囑使用鎮痛藥;②營養干預。于術后6 h給予患者適量補充水分,若耐受性良好則允許進食流質溫食,并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膳食纖維、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等的攝取;③于術后初期進行肢體撫觸按摩,生命體征穩定后進行監督肌肉及關節訓練,并在24h內下床活動,具體時間及活動強度根據患者情況適當調整。
1.3 評價標準
于護理干預后評估兩組患者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改善情況。負性情緒評定:應用SDS及SAS量評估患者負性情緒發生程度[3],分數越高則負性情緒程度越深。睡眠質量評定:應用PSQI量表評估患者睡眠質量[4],總分0~21分,分數越低則睡眠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DS及SAS評分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SDS及SAS評分均高于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DS及SA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DS及SA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SDS SAS SDS SAS對照組(n=45) 58.9±5.3 58.2±4.6 50.7±3.4 49.5±4.2干預組(n=45) 59.3±4.8 58.5±4.5 41.5±4.1 40.6±3.5 t 0.375 0.313 11.587 10.920 P>0.05 <0.05 >0.05 <0.05
2.2 PSQI評分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PSQI評分為(12.7±1.3)分,干預組為(12.8±1.5)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38,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為(8.5±0.9)分,高于干預組的(5.4±0.7)分,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8.239,P<0.05)。
腹腔鏡手術雖創口較小,但仍為創傷性治療手段,術后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且因患者多因手術而產生不利情緒,增加疼痛感受,降低睡眠質量,影響恢復效果。故臨床需加強圍手術期護理,以促進患者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對照組SDS及SAS評分均高于干預組,PSQI評分低于干預組。說明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其原因為全面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心理護理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減少手術應激;術前腸道管理有效增強手術耐受性,降低術中嘔吐等發生幾率;術中嚴格控溫有效避免體溫喪失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對補液量嚴格控制,有效避免因大量補液導致的腸麻痹,減輕腸道反應;術后進行心理干預有效減輕疼痛感受;進行早期營養干預及運動有效對胃腸道形成生理刺激,促進血液循環,并為創口愈合及各功能恢復提供堅實營養基礎,且運動對患者機體具有一定的消耗,產生疲勞感,利于睡眠質量的改善[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中進行全面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可有效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利于術后恢復。
[1] 李雙華,劉春永,李振華,等.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滿意度影響的系統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1):163-157.
[2] 張文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西部中醫藥,2016,29(06):150-151.
[3] 封 芬.優質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86-88.
[4] 梁楠楠,何 許,李 偉,等.以故事理論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焦慮及睡眠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8):4085-4088.
[5] 洪水英.系統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01):160-16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5.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