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寅
(揚州市廣陵區中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1)
探討小針刀在痹證中的應用及護理措施
朱 寅
(揚州市廣陵區中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1)
目的 觀察圍手術期針對性護理對痹證行小針刀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并探討相應的護理措施的可行性。方法 選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痹證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各20例,給予觀察組小針刀治療及針對性護理,參照組患者采用采用西藥片劑與針劑聯合治療及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治療費用和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P<0.05),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 在痹證治療中采用小針刀治療并采取針對性護理,能夠取得顯著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可為痹證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小針刀;痹證;護理
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風濕熱等以活動障礙為主的痛癥統稱為痹證,疾病發生機制較為復雜[1],且易反復,對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祖國醫學認為痹證病機為氣血痹阻、筋脈關節失養[2]。小針刀是近年來使用較為廣泛的閉合性手術方法,為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筆者對我院收治的痹證患者40例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痹證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滿足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995年)[3],同時滿足《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痹證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38~80歲,平均年齡(57.66±3.66)歲,病程1~15年,平均(4.44±1.73)年,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同渠道的治療,病情反復。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各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排除標準
骨腫瘤、骨結核患者;痛風等非骨性關節炎疾病;伴隨心腦血管、肝、腎嚴重障礙患者。
1.3 方法
觀察組:小針刀手術指征嚴格,術前必須要對患者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并進行尿常規、血常規、血糖、出凝血時間、心電圖等術前檢查,剔除嚴重內臟器質性疾病患者。清潔皮膚備皮,之后進行小針刀手術治療。參照組患者對癥采用西藥片劑和針劑治療。觀察組患者圍術期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進行比較,并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效果判定[5]:痊愈,患者疼痛等癥狀完全消失,活動受限消失;明顯好轉率:疼痛等癥狀大部分緩解,活動受限得到明顯緩解;好轉:疼痛等癥狀得到緩解,活動受限有所改善;無效:癥狀無變化,活動嚴重受限。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明顯好轉率+好轉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平均治療費用分別為(7.53±2.53)d、(4109± 722)元,參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平均住院時間與平均治療費用分別為(12.02±2.89)d、(5063± 802)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痊愈、明顯好轉人數明顯多于參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痹證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病痛干擾,同時活動受限,因此對于治療效果多呈懷疑態度,部分患者甚至不配合,因此在圍術期給予患者必要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手術前護理:首先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大部分患者對小針刀不熟悉,治療也僅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術前會出現恐懼、焦慮等情緒,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護理,因此在術前將手術的先進性和優勢告知患者,使其能夠調整到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其次,在術前對手術指證進行嚴格篩查,并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檢查,在清潔備皮后,觀察術野皮膚是否出現破損、紅腫、感染等癥狀,若出現上述癥狀則手術改期[5],對于術后需要制動患者,指導患者學會在床上大小便。術中護理,手術中護理人員配合是否到位也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患者入手術室候,要對患者的具體信息進行詳細核對。快速準確的傳遞器械,為了減輕患者緊張感,可在術中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在手術中,對患者感受進行嚴密觀察,一旦患者出現明顯暈針反應,則立即停止手術并給予吸氧等護理。術后護理,術后患者病房必須要保證良好痛風,避免風扇、空調等直吹患者腰背部,患者手術區域保證干燥整潔。術后增加飲食的營養,可鼓勵患者多喝骨湯、魚湯,多食青菜、水果等,同時戒煙戒酒。術后切口疼痛是護理的重點。對于瘀血重、體質較強患者,可用無菌方紗將血吸附干凈,局部用康寧牌子的棉簽清潔,敷上創可貼后將術口按壓1~3 min,直至無滲血后可放開[6]。術后患者需要進行中藥熏洗或者燙熨治療時,注意避開患處。小針刀患者需要使用硬板床,對于出現嚴重疼痛患者,可以在腰部墊上薄墊,減少腰部或膝部懸空以增加舒適感。手術結束后24 h內可以鼓勵患者進行腿部抬高訓練,術后72 h可以進行“拱橋式”、“飛燕”式等腰背肌功能鍛煉,告知患者術后不可負重、彎腰。在患者出院時,將痹證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同時將相應的功能鍛煉方式告知患者,使其能夠在家自己進行鍛煉,盡快康復。引導患者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對痹證的各種誘因如濕寒刺激等盡可能的避免,同時加強鍛煉,以減少疾病復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明顯少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由此可知,在痹證治療中,小針刀這一微創手術效果確切,患者恢復快。在圍術期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糾正患者心態,使其生理與心理狀態處于最佳狀態時接受手術,術后有效護理避免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效果顯著。
[1] 嚴嬌嬌,吳海黎.中藥熏蒸結合中醫護理干預治療痹證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3):83-84.
[2] 謝麗瓊,謝祖藝,陳 麗,等.改良溫和懸灸療法在類風濕關節炎痹證中的應用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22-24.
[3] 劉睿卓.絡病理論指導下消渴痹證辨證施護思維發微[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4):182-184.
[4] 國家中醫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33.
[5] 楊 峰.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痹證的臨床效果觀察及討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04):208-209.
[6] 梁茜茜.小針刀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4,02(02):99-10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5.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