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劉俊
(建湖縣人民醫院兒科,江蘇 鹽城 224700)
品管圈在降低兒科二次輸液外滲率中的應用
陳劉俊
(建湖縣人民醫院兒科,江蘇 鹽城 224700)
目的 應用品管圈降低兒科二次輸液外滲,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方法 響應醫院號召,積極成立品管圈小組,對發生輸液外滲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小組成員用頭腦風暴法發現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然后對活動實施前后的外滲率進行比較。結果 品管圈活動使兒科二次輸液外滲率由0.57%降低至0.33%,目標達成率為114%,且活動后圈員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值得應用和推廣。
品管圈;兒科;二次輸液;外滲率
因兒科大多使用留置針靜脈輸液,而患兒年齡小無法表達,1歲以內的小兒尤其是3個月以內大多使用注射泵靜脈輸液,所以輸液外滲是兒科護士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的護理問題,一旦發生,如果不采取積極正確的措施,將會發生一系列嚴重后果,如靜脈炎、皮膚水泡、皮膚潰爛等,是引起護患糾紛、導致家屬不滿的重要因素。而輸液外滲經調查發現大多發生在留置針二次輸液后,所以認真分析發生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及相應的護理對策來降低輸液外滲率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這樣的問題,我科于2016年4月至9月開展了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兒科二次輸液外滲率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制定了相關的標準化流程,以便于在以后工作中有效地控制外滲率,現將活動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4月15日至5月12日在我科住院患兒2700例作為對照組(活動前),新生兒200例,1個月~1歲 2500例,選擇2016年8月1日至8月28日2700例作為活動組(活動后),新生兒220例,1個月~1歲2480例,對開展活動前后兩組輸液滲出情況進行比較。
2.1 品管圈的組成和意義
由我科10名護理人員組成“點點圈”,寓意是以病人為中心,用我們的點點真心點燃自己,從點滴做起,無私奉獻,獻出愛心。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8名,選出圈長一名,并制定圈徽,討論了圈長和每名圈員的職責,圈長負責整個小組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各圈員負責自己的分管項目。
2.2 確定主題
圈內人員采用頭腦風暴法,提出了以下幾個主題:1、提高小兒留置針穿刺成功率;2、降低兒科輸液滲出率;3、提高小兒腕帶佩戴率;4、提高兒科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5、減少兒科醫患矛盾;6、提高兒科護理記錄單書寫質量,將所有的主題由全體圈員進行評分,從上級政策、重要性、圈能力、迫切性幾個方面分別按1、3、5分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結果,得分最高的是降低兒科輸液外滲率,因此選定為本次活動的主題。(見表1)

表1 主題選定過程
2.3 主題選定理由
對患兒而言:避免因輸液引起的并發癥而延長住院時間,減少患兒的痛苦。
對醫院而言: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提高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
對同仁而言:分析用外周靜脈留置針進行靜脈治療的并發癥,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減少局部組織硬結、壞死及靜脈炎的發生,減少護患糾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2.4 擬定計劃
整個活動計劃如下: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
2.5 現狀把握
對我科從2016年4月15日至5月12日住院期間靜脈輸液患兒共3000例進行調查,觀察并記錄每天的輸液滲出情況及原因,發現靜脈輸液外滲數為17例,缺陷率為0.57%,其中,護士責任心不強7例,占比41.2%,為本次活動改善重點;留置針使用不規范4例,占比23.6%;使用高危藥液3例,占比17.6%;護士穿刺技術差2例,占比11.7%;穿刺部位選擇不理想1例,占比5.9%。
2.6 目標設定
2.6.1 目標值=現狀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17-(17*41.2*70%)=12次/月
2.6.2 設定理由:考慮實際情況,將本圈能力設定為70%
2.7 解析
全體圈員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分析,從人、機、料、法、環五個因素進行分析,制作成魚骨圖,并列出了重點原因:留置針使用不規范,護士責任心不強,輸入高滲藥液,護士穿刺技術差,穿刺部位不理想。
2.8 對策擬定
針對幾項重點原因分析具體,并提出對策,應用PDCA法來執行。
2.8.1 提高留置針規范使用性,組織護士分批進行留置針相關知識培訓,調動各級護士的積極主動性,加強巡視,組織護士討論規范使用留置針的重要性。
2.8.2 加強護士責任心,組織護士學習法律法規,提高安全意識,強調主動巡視的重要性及巡視的間隔時間和觀察內容,制定新生兒病房的巡視守則。
2.8.3 加大科室培訓力度,組織年輕護士學習靜脈穿刺技巧及封管方法,組織護士學習輸液滲出的觀察方法及處理方法,學習兒科常用藥物的藥理知識。
2.9 效果確認
2.9.1 有形成果
通過數據收集和統計,輸液滲出由改善前17例降至10例,滲出率由0.57%降至0.33%,應用柱狀圖比較(見表2),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17)/(12-17)*100%=140%

表2 活動前后對比圖
2.9.2 無形成果
在此次的品管圈活動中,我們不僅取得了有形成果也取得了無形成果:圈員的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自信心都較前增強了,并具備了一定的團隊協作精神,工作積極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應提高。(見圖1)

圖1 無形成果
2.10 標準化
通過討論和總結,把有效果的每一項對策都標準化,制定成流程和制度,作為我們以后執行的依據,這樣效果才能長久的堅持下去,我們的工作質量也會相應提高,本次活動中,我科規范了輸液滲出的預防措施,規范使用留置針的護理要點,留置針使用的巡視制度,如何合理選擇血管及安排輸液先后順序四項標準化流程。
將品管圈這一管理工具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通過全體圈員的相互合作,達到全員參與,應用PDCA工具,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案,設定目標及進行效果分析,從而達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這一模式適應現代護理的發展,能有效挖掘護士的管理潛能,并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減少護理糾紛,但是這種新的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廣泛實施,不斷總結和完善,進而全面推廣。
[1] 芮紅霞,陳 娟,盛菊花.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4,6(5):451-453.
[2] 孫海燕,張曉英,陳飛飛.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首次護理記錄中漏評估率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4,26:353-354.
[3] 李金艷.品管圈活動對降低輸液中藥物滲出發生率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6):251-252.
本文編輯:劉帥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tube coil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secondary infusion of pediatrics
CHEN Liu-j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hu county is pediatric,Jiangsu Yancheng 224700,China)
R471
B
ISSN.2095-8803.2017.15.139.02
陳劉俊(1987.06),女,鹽城建湖人,漢,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