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梅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內科,江蘇 南通 226010)
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戴雪梅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內科,江蘇 南通 226010)
目的 探究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留置PICC的白血病患者60例隨機分組。常規組PICC護理中應用常規護理管理;PDCA組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結果 PDCA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比常規組高,P<0.05;PDCA組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常規組好,P<0.05;PDCA組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比常規組低,P<0.05。結論 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提升護理管理質量,提高患者置管知識認知,提高置管依從性,延長導管留置時間,減少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應用。
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PDCA護理管理;可行性
白血病是一種非良性血液疾病,以感染、出血和貧血等為主要癥狀,可發生器官浸潤,多采取化療控制病情。但白血病病程長,反復穿刺和化療藥物刺激可給患者帶來極大傷害,需采取有效的置管方法。PICC置管可減輕患者痛苦,減少靜脈炎發生,但容易出現導管移位、堵塞和脫落等問題,需做好護理管理工作[1-2]。本研究探討了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的可行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留置PICC的白血病患者60例隨機分組。除外上肢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常規組男性、女性各有18例、12例,年齡17~70歲,平均(48.73±5.14)歲。病程3個月~1年,平均病程(5.17±1.32)年。
PDCA組男性、女性各有19例、11例,年齡17~71歲,平均(48.28±5.12)歲。病程3個月~1年,平均病程(5.21±1.45)年。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常規組PICC護理中應用常規護理管理;PDCA組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1)P:計劃。對過去PICC留置患者并發癥和意外事件、患者置管過程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并制定初步護理計劃,包括PICC導管護理、PICC知識宣教和患者心理疏導等。(2)D:實施。在進行PICC留置之前先對患者和家屬開展關于PICC留置的知識介紹,使其明確PICC的優勢,并囑咐患者注意保護和固定導管,避免導管出現意外脫落[3-4]。在輸液結束之后導管采用生理鹽水沖洗,避免導管堵塞和栓子形成。每天對穿刺點和穿刺靜脈進行檢查,觀察有無滲液、紅腫和疼痛。穿刺點每周定時消毒和更換敷料。(3)C:檢查。每隔4周、PICC導管停止使用后均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導管應用過程的問題,并給予改進。(4)A:評價。對導管結束使用后進行評價,包括導管留置時間、導管感染以及非感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等[5-6]。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維度,其中滿意度為前兩個維度的百分率之和);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
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護理管理質量評分三項,每一項的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越好。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PDCA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比常規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n(%)]
2.2 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
PDCA組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常規組好,P<0.05。見表2。
表2 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
評分 平均置管時間 護理管理質量評分組別 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PDCA組 96.24±5.34 94.52±7.44 94.73±5.13 96.73±8.55常規組 81.15±5.95 83.42±6.25 80.24±3.82 83.62±7.13 t 8.724 9.253 10.724 9.53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比較
PDCA組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比常規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比較 [n(%)]
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出現失控性增殖和分化,對造血功能造成抑制,并對各組織器官造成浸潤?;熓前籽≈饕委煼椒?,可有效穩定病情,但多數化療藥物有細胞毒性,對靜脈可產生強烈刺激,加上每天反復穿刺,可帶來身心傷害[7-8]。近年來,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廣泛應用,置管方便,可延長置管時間,但容易出現導管感染和堵塞等并發癥,其出現和白血病患者細胞出現嚴重分化、血液黏稠度高、機體免疫力低下等相關,在置管期間需強化護理。PDCA護理管理的實施是根據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特點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回顧每個階段的實施情況,認真檢查和評估,并不斷改進和完善,及時發現置管過程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改正,可促使護理質量得到提升和良性循環[9-10]。
本研究中,常規組PICC護理中應用常規護理管理;PDCA組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結果顯示,PDCA組患者對PICC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比常規組高,P<0.05;PDCA組患者對PICC的認知評分、置管依從性評分、平均置管時間、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常規組好,P<0.05;PDCA組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比常規組低,P<0.05。
綜上所述,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PDCA護理管理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提升護理管理質量,提高患者置管知識認知,提高置管依從性,延長導管留置時間,減少導管感染性并發癥以及非感染性并發癥出現率,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應用。
[1] 楊小燕.PDCA護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09(16):154-155.
[2] 曾 艷.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140-141,144.
[3] 武 瑞.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6,3(15):156,157.
[4] Mikell,J.L.,Waller,E.K.,Switchenko,J.M. et al.Similar surviva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educed-intensity total body irradiation (TBI) versus myeloablative TBI as conditioning for allogeneic transplant in acute leukem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14,89(2):360-369.
[5] 曾 瑤.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89.
[6] 徐琳潔.PDCA護理管理應用于PICC留置白血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3):403-405.
[7] 陳雪玲.PDCA護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7):216-217.
[8] 余粉珍.PDCA護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影響探討[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236-237.
[9] 楊 芳.PDCA 護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 PICC 護理效果影響[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9):283.
[10] Anees A. Al-Hamzawi,M. S. Jaafar,Nada F. Tawfiq et al.Uranium concentration in blood samples of Southern Iraqi leukemia patients using CR-39 track detector[J].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aling with All Aspects and Applications of Nuclear Chemistry,2014,299(3):1267-127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15.143.02
戴雪梅(1985-),女,江蘇南通人,本科,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