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霞,張 艷,鄭 紅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系統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防治中的應用
宋月霞,張 艷,鄭 紅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 探討系統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防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血透動靜脈內瘺患者60例,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者30例使用系統化健康教育;對照組30例使用傳統教育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情況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 通過實際觀察和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對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達到(92.64±3.01)分,對照組患者對動靜脈內瘺內瘺知識掌握為(80.36±4.55)分,觀察組患者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為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為1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00%,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使用系統化健康教育對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有足夠的了解,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系統化健康教育;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并發癥;應用
動靜脈內瘺具有操作簡便、安全以及血流量大的特點,其是患者進行血液透析較為理想的通道,為血液透析過程提供了較大的便利,但是會出現感染、血栓、假性動脈瘤和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生活帶來較大的不便,并且影響動靜脈內瘺使用質量[1]。相關研究證實對血液透析內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通過健康教育患者對一些并發癥的防治方法有所掌握,生活質量明顯提升[2]。此次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進行血透動靜脈內瘺患者60例,對系統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防治中的應用進行研究[3]。詳細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進行血透動靜脈內瘺患者60例,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共計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35~70歲,平均年齡為(52.50±14.66)歲,病程在0.5~2.5年,平均病程為(1.50±0.89)年,糖尿病腎病患者10例,腎小球腎炎患者15例,原發性腎病患者5例;對照組患者共計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在36~71歲,平均年齡為(53.50±15.02)歲,病程在0.6~2.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60±0.92)年,糖尿病腎病患者11例,腎小球腎炎患者13例,原發性腎病患者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程等臨床資料上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教育方法,主要由護士對動靜脈內瘺的并發癥進行大概講解,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一些注意事項。
觀察組患者使用系統化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過程如下:其一,在血液透析誘導透析期對患者進行介入教育。介入教育主要指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查房時對其進行適當的教育,讓患者對動靜脈內瘺的基本維護知識、注意事項以及重要性等進行了解和認識,將健康教育手冊下發給患者,讓其自行進行閱讀,對自己現有的知識進行豐富;并且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肢體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適當的鍛煉內容;在患者出院后需要進行走訪或者電話回訪,定期詢問患者的情況。其二,在患者圍手術期間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緩解患者恐懼和焦慮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同時需要將手術方法、主要手術流程、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的講解,讓患者對手術持有一定的信心,在日常查房時對患者存在的疑問及時進行回復,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在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需要將一些常見并發癥的觀察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屬,針對相關并發癥對有效的處理方法進行講述,將動靜脈內瘺自我檢測方法和日常鍛煉告知患者,酌情進行鍛煉,將后期治療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生活進行指導,減少壞習慣對動靜脈內瘺產生的不利影響,對患者進行更深層次的健康教育。其三,持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持續性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集中式的宣教以及血液透析時的宣教,集中宣教每年進行兩至三次,在宣教過程中通過讓患者觀看圖片、視頻等對相關疾病進行直觀了解,并且對比較常見的動靜脈內瘺閉塞和出血等情況的處理措施進行現場演示,讓患者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并且在宣教中可以將新時代的治療方法和研究進展講述給患者,讓患者對疾病的治療過程充滿信心;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進行每月一至兩次的教育,主要由護理人員和醫生對患者進行教育,此種教育方式可以讓患者對相關疾病和動靜脈內瘺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情況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的統計學軟件將所得到的數據加以統計、整理、分析。其中計數資料是利用χ2加以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時,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通過實際觀察和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對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達到(92.64±3.01)分,對照組患者對動靜脈內瘺內瘺知識掌握為(80.36±4.55)分,觀察組患者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為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為1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00%,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
相關研究證實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并且對后續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4]。以前臨床上使用傳統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傳統健康教育主要在患者行動靜脈內瘺手術前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患者因為身患疾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生活質量明顯降低,并且對治療方法了解不充足,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較差;護理人員在短時間內向患者講述了大量的知識,患者很難完全吸收,掌握情況較差;由于未對患者進行鍛煉指導,患者在術前會出現肢體血管損傷的情況,導致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的幾率增加[5-6]。系統化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誘導透析期介入教育、圍手術期宣教以及院后回訪教育,此種教育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即進行教育和指導,讓患者對動靜脈內瘺的相關知識就有所了解,并且根據其病情制定了適當的鍛煉內容,最大程度的減少并發癥發生的可能,在圍手術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患者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得到緩解,在此期間對患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教育,讓患者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認識和理解[7-8]。此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動靜脈內瘺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系統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防治中的應用效果,通過研究可以使用系統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較好,患者對動靜脈內瘺知識掌握情況較好。
總而言之,使用系統化健康教育對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有足夠的了解,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1] 許雪芳.多元化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3,24(14):2155-2156.
[2] 廖毅梅.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內瘺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J].飲食保健,2016,3(15):51.
[3] 趙思思,王曉丹,黃麗君,等.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2):1840-1843.
[4] 晏曉英.微信群集群教育在血透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7):397-398.
[5] 安 可,魏紅燕,李 梅,等.護理路徑在動靜脈內瘺成形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3):250-254.
[6] Li Haiyan.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fistula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hemodialysis [J]. medical information,2016,29(4):73-74.
[7] 王愛華.維持性血透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的并發癥的防治[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3,30(4):455-456.
[8] 黃雪芳,溫振英,邵詠紅,等.強化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37-39.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9.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