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朝娟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四川 瀘州 646000)
脊髓損傷患者早期行間歇導尿的觀察及康復護理
茍朝娟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目的 深入了解間歇導尿方案應用于脊髓損傷患者中的康復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因脊髓損傷而入院的患者117例作為研究對象,于早期施以間歇導尿方案的基礎上,依據兩種干預措施分組:對比組57例施以傳統干預,而研究組60例則施以專業康復干預,分別統計兩組脊髓損傷病例干預質量及其滿意率,再作比較。結果 對比組57例有效率82.46%,同時研究組60例是9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脊髓損傷病例時,除了要施以間歇導尿方案外,還要予以專業康復干預。
傳統干預;康復干預;脊髓損傷;間歇導尿方案;滿意率
脊髓損傷病例大多預后質量差,需于早期施以間歇導尿方案,同時配合進行專業的康復干預,通過對機體病情進一步緩解,提升其干預水平的同時,實現對機體滿意率的有效提高[1]。為了解康復干預工作在我院開展現狀,在選取因脊髓損傷而入院的患者117例的基礎上,分組施以不同干預,并且對其干預質量進行評估,旨在優化臨床干預工作,推進脊髓損傷癥狀及時轉歸,進而改善預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因脊髓損傷而入院的患者117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兩種干預措施分組。對比組57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6.6±5.00)歲;男38例:女19例。研究組60例,年齡24~57歲,平均年齡(35.0±4.66)歲;男42例:女18例,分別統計兩組信息,予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選病例均于早期施以間歇導尿方案,同時對比組57例脊髓損傷病例統一施以傳統干預,在施以飲食干預的同時,加強康復知識的專業介紹,同時進行心理疏導。研究組60例則施以專業康復干預:(1)鍛煉機體排尿意識。當患者產生排尿欲望后,對其恥骨部位、尾骨部位進行輕柔叩擊,并且酌情下壓機體腹部,使其肛門維持擴張狀態后,確保機體順利排尿。(2)加強體位干預。一般而言,當人體保持站立姿態時,其膀胱系統會產生重力作用,從而促使其尿液順利排除。因此,康復干預工作中,需囑咐患者增加每日站立時長,以每天2 h為標準,以提升其康復水平。(3)施以飲水干預。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日常飲水習慣,結合其病情狀況,合理制定日均飲水計劃,并以每日2 L以內為標準,于不同時間節點給予患者飲水,以防短期內飲水過多問題發生,避免機體膀胱系統處于過度充盈狀態的同時,防止其膀胱系統受損,進而促進其康復[2]。⑷酌情調整檢查頻次。對于接受間歇導尿方案的患者,通常需要予以定期進行尿培養工作、尿常規專項檢查工作等,頻率以每周一次為標準,待機體膀胱系統的排尿功能充分恢復至健康水平后,頻率可酌情調整,以三周檢查一次為標準。此外,一旦有泌尿感染現象發生,在告知醫師的同時,護理人員還要配合處理。
1.3 觀察指標
機體排尿反射功能充分恢復至健康狀態,且殘余尿量已不足80 mL,屬顯效;機體排尿反射功能已基本恢復至健康狀態,不僅間歇導尿實踐頻率將至1~2次/d,且殘余尿量已不足150 mL,屬好轉;機體疾病癥狀無改善,同時還有尿路感染問題發生,屬無效[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組57例有效率82.46%(47/57),研究組60例是96.67%(5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117例脊髓損傷病例施以不同干預后效果[n(%)]
何曉慶[4]等強調,脊髓損傷為發生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疾病,除了會使機體膝跳反射功能受損外,還會使其排尿反射功能呈阻礙狀,以至于機體排尿困難,而且嚴重時還可能會有下肢癱瘓風險存在,所以要重視對脊髓損傷的綜合防治,在對機體疾病癥狀及時處理的同時,早期施以間歇導尿方案,以充分提升其排尿質量。
一般而言,脊髓損傷病例康復環節,一旦其膀胱系統生理功能受損,就可能有尿潴留癥狀發生,所以在施以間歇導尿方案的同時,還需配合進行康復干預工作,通過鍛煉機體排尿意識,在加強體位干預的基礎上,施以飲水干預,同時酌情調整檢查頻次,確保機體膀胱系統的排尿功能順利恢復,不僅能達到周期性擴大效果,同時還能使患者膀胱系統進行周期性排空,實現對其排尿功能的充分改善,進而提高機體康復水平[5]。本次對117例脊髓損傷病例施以不同干預后,對比組57例有效率82.46%(47/57),而研究組60例是96.67%(5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研究組病例干預質量及其滿意率均比對比組更高。
綜上所述,脊髓損傷病例臨床工作中,在早期施以間歇導尿方案的同時,建議展開專業康復干預措施,通過充分機體臨床干預水平,并且對機體滿意率不斷提高,進而促進脊髓損傷癥狀轉歸,推薦應用。
[1] 陳玉梅,劉 凡,張 改.不同延續性護理方式對脊髓損傷患者生存質量及康復的影響[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6,26(8):741-744.
[2] 汪 澄,王維利,龐海云,等.治療性溝通系統對脊髓損傷伴癱瘓患者心理狀態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4,21(7):75-78.
[3] 何曉慶,馬燕蘭,張鐵松,等.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住院患者間歇導尿應用情況調查[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6,37(6):547-551.
[4] 滕立英,申紅梅,王 瑩,等.兩種間歇導尿消毒法對男性脊髓損傷性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礙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影響的對比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5,24(9):3-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09.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