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靜
(廣東佛山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基于人文關懷的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效果研究
彭 靜
(廣東佛山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 探討開展基于人文關懷的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活動對護士關懷能力和執業能力的影響。方法 開展護士人文執業技能培訓,分別使用“關懷能力評價量表”和“護士人文執業能力量表”對實施培訓前后的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和執業能力進行評價。結果 實施護士人文執業培訓后護士的關懷能力在認識、勇氣以及耐心維度上均有顯著的提高(P<0.01),護士人文執業能力在人文關懷實踐、心理調適、人際溝通、自我管理以及倫理與法律實踐方面較培訓前提升明顯(P<0.01)。結論 開展基于人文關懷的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對于提高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和人文執業能力,構建和諧健康的護患關系,提高治療、護理的效果以及患者對護士的工作質量和滿意度具有積極的意義。
人文醫學;人文關懷;執業能力;人文執業培訓
醫學界的人文修養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醫學和醫務人員的精神支柱,它是醫學的靈魂[1]。中華醫師協會于2003年提出了要努力提升"醫師人文執業能力",并開展了許多有關醫師人文執業能力的培訓活動[2]。“護士人文執業能力”是借鑒于“醫師人文執業能力”的發展而來的,關于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報道也很少,而且相關的培訓工作主要集中在護士的臨床專業護理方面,針對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實踐培訓更為罕見。目前我國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人文教育和人文修養普遍不夠重視,重技術、輕人文的理念導致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缺少必要的人文修養和人文關懷技能。國內外相關研究也指出護理人員應具備一定的人文關懷能力,在臨床工作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對護理工作者的滿意度。因此,把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到護士執業技能培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012年8月我院榮獲中國醫師協會頒發的“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基地”,借助這個平臺,我們基于人文關懷開展了系統的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探討開展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對護士職業化水平、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護患溝通能力、情緒管理智力、沖突處理能力的提升作用,這為后續的醫院護理工作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依據。
1.1 對象
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全院護理人員為培訓對象。
1.2 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開展基于人文關懷的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現介紹如下。
1.2.1 培訓師的選拔和培訓
(1)本科及以上學歷;(2)副高及以上職稱;(3)從事護理工作、醫學人文與人文醫學等相關領域工作8年以上;(4)對人文關懷、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有一定了解。
1.2.2 培訓內容
由專業的培訓師對全體研究人員進行有關人文醫學和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為期2天。通過編寫與發放小冊子、技能表、能力模型資料給護士自學;再進行以科室為基地的專科性人文護理強化培訓,并且通過形式多樣的護士人文關懷情景模擬訓練,以及通過案例分享,開展以信息收集、問題解釋等護患溝通為主題的專題活動與督導。
1.2.3 考核方法
(1)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護士關懷能力和護士人文執業能力進行考核,分別在實施培訓前后進行不記名調查。問卷A部分為護士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齡等情況。B部分采用Nkongho設計的關懷能力評價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量表共37個條目,3個維度,即認知維度(14個條目)、勇氣維度(13個條目)和耐心維度(10個條目)。而對于護士人文執業能力進行考核采用護士人文執業能力量表(應用版),包含5個維度26個條目。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培訓前后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評分的比較
經過培訓后的護理工作者的人文關懷能力較培訓前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認識維度、勇氣維度、耐心維度評分方面(P<0.01),見表1。
表1 實施培訓前后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實施培訓前后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評分的比較(±s,分)
時間 n 認識維度 勇氣維度 耐心維度培訓前 400 59.23±4.19 55.67±8.92 42.74±7.29培訓后 400 70.63±4.07 80.63±8.66 60.53±7.48 t值 / 39.03 40.15 32.66 P值 / <0.01 <0.01 <0.01
2.2 實施培訓前后護士人文執業能力評分的比較
經過培訓后的護士人文執業能力評分比培訓前明顯增加,在人文關懷實踐能力,心理調適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倫理與法律實踐能力及量表總均分上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實施培訓前后護士人文執業能力評分的比較(±s,分)
項目 培訓前 培訓后 t P人文關懷實踐能力 3.54±0.80 4.24±0.80 12.4 <0.01心理調適能力 3.74±0.56 3.95±0.62 5.0 <0.01人際溝通能力 3.63±0.72 4.13±0.79 9.4 <0.01自我管理能力 3.71±0.80 4.08±0.79 6.6 <0.01倫理與法律實踐能力 3.75±0.68 3.98±0.65 4.9 <0.01總均分 3.70±0.71 4.11±0.76 8.3 <0.01
護理學是一門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學科,護理人員除了要完成醫囑和常規技術操作之外,還要注重病人的整體護理。對患者的整體護理主要體現在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人文關懷也就是人文護理[3],是人文素養的核心內容之一。護理工作中的人文關懷,不僅表現在給予病人及時有效的臨床護理,緩解其身體上的疾苦;還應呵護其精神、尊重其人格,寬慰其心理以及在行為方式上進行指導[4]。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護理人文關懷顯得至關重要,但是由于護理工作者長期以臨床治療為中心,技術至上的醫療理念已經根深蒂固,護理人員只注重疾病的護理,不注重對患者本人的護理[5-7],護患之間交流少,護理人員對人文關懷知識和應用技能非常欠缺,以及人文關懷相關制度不夠完善[8],這些都是目前導致的護理人員缺少人文關懷,護患關系不容樂觀的重要原因。因此,病人在接受臨床護理的同時,還應該接受人文關懷,這有助于患者的康復,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護士人文執業能力是護士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其重點是人文,體現護理工作者對患者的尊重和關心。總的來說護士人文執業能力是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把相關的人文知識,人文素養及人文關懷能力與臨床治療護理能力結合起來,它主要體現在人際溝通、心理調適、評判思維、倫理決策、護理審美、依法護理、人文關懷等方面[6]。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培養模式是借鑒醫師人文執業能力的相關培訓發展而來的,但其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不強。鑒于人文關懷能力是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的研究團隊試圖把人文關懷融入到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中,通過形式多樣培訓方式豐富多彩的培訓內容,探討持續護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對護士職業化水平、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培訓后對護理服務效果,臨床護理質量的影響作用。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培訓的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和人文執業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患者對護士的的工作質量和態度也頗為滿意,為病人提供更具人文關懷的護理服務,構建出更和諧健康的護患關系,提高治療、護理的效果。
[1] 陳 瑜,翟惠敏,戴立麗,史瑞芬,曾 毅.《護士人文修養》精品課程的建設與思考.《護理學報》,2010,17(15):18-21.
[2] 徐 昱,孫繼紅,李 琳,施雪燕.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的探討.《中國病案》,2014(11):67-69.
[3] 王斌全.護理人文關懷與健康新觀念.《護理研究》,2003,17(1):2-3.
[4] 何 嬌,劉義蘭,吳麗芬,李亞農,劉 戀.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病房創建對護士關懷能力的影響.《護理研究》,2013,27(35):4070-4072.
[5] 李秀萍.護理人文關懷概念的分析與研究現狀.《工企醫刊》,2011,24(4):13-16.
[6] 王艷紅,洪豐穎,楊叔禹,周 文,張瑞良.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和關懷行為比較研究.《護理研究》,2016(8):984-986.
[7] 盧少萍,黎 明.護理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與分析.《現代臨床護理》,2007,6(5):54-56.
[8] 田玉梅,謝日華,李 兵.護理大專生專業執業和人文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初步構建.《護理研究》,2011(15):1403-140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
A
ISSN.2096-2479.2017.09.197.02
彭靜(1982-),女,主管護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醫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