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婭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介入科,河南 開封 475000)
左心衰竭患者優質護理中采用PDCA循環管理的效果分析
王 婭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介入科,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 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優質護理服務中急性PDCA循環管理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均等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患者給予包含PDCA循環管理的優質護理。治療并護理一段時間后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9.23%(P<0.05);治療護理結束后實驗組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統計學均有意義。結論 PDCA循環管理在疾病的治療護理進程中能夠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對于患者的康復及治療有積極的正面作用,值得于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PDCA循環管理;急性左心衰竭;護理
近年醫療臨床工作中優質護理服務得到了大力倡導,它指的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以患者為中心,人性化地為患者提供服務。而在優質護理服務中加用PDCA循環管理能夠進一步提升護理管理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7月于我院進行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13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均等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30例,女35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7.31±2.34)歲,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37例,大專及以上8例;平均病程(21.42±4.37)天。實驗組男28例,女37例,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59.91±2.97)歲;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33例,大專及以上9例,平均病程(22.56±4.88)天。兩組患者于性別組成、年齡范圍、文化水準及疾病病程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有: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相關參數;巡視病房若患者出現異常狀況及時報告主治醫生并加以護理干預;保證病房的干凈整潔、空氣流通。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引入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計劃
專科護士以患者的個人情況為基準,找出患者潛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如其是否存在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并以目標和病人情況為基礎來制定個性化高、針對性強的護理措施。從而杜絕對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最終將護理計劃及其標準帶入下一步進行實施。
(2)實施
以上一個階段制定的護理計劃及護理標準為準則,將其嚴格執行[1]。比如,絕大多數患者在患病前甚至患病時對其所患疾病的基礎機理、或將造成的傷害、常用診斷、治療措施沒有任何了解。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開展心里疏導,幫助患者消解治療進程中不安、焦慮等不良情緒。保持患者的體位正確,確保其呼吸通暢。若有必要可以給予患者呼吸機。當患者成功渡過危險期之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測是十分必要的。
(3)檢查
通過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對上一個階段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調查分析,及時找出護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具體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
(4)總結
對檢查階段找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想辦法加以改善,將改進后的護理措施及護理標準帶進下一次循環管理護理中。
1.3 觀察指標
將護理滿意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病例數*100%;將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分為治療前準備及治療后康復、不及時治療的危害、檢查的準備及注意事項、出院后護理和復查的作用四部分,每部分100題,根據患者答對題目的數量來判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取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取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9.23%,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00%,具體數據祥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對[n(%)]
2.2 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實驗組在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詳見表2。
護理工作已經成為治療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護理服務是幫助患者治療的重要因素,急性左心衰竭是威脅性較大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且病死率非常高,誘因多為急性彌漫性心肌損害。病情嚴重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急性肺水腫等[2]。針對該病進行科學專業的護理能夠有效降低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并在后續治療中對疾病的發展能夠起到有效控制。PDCA循環管理是新興的一種管理方式,主要有計劃、實施、檢查、總結這四部分。它對提升管理護理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表2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調查問卷情況
質量管理專家戴明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PDCA循環管理模式,因此其PDCA循環管理又稱為戴明環。這一管理方式是一種全面管理方法其遵循慣性運行質量這一準則。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護理中PDCA循環管理能夠對有效控制疾病、維護護患關系[3]。從實驗結果可知,患者在接受了PDCA循環管理的護理模式后,其護理滿意度及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比未接受PDCA的患者有顯著優勢[4]。因此可認為PDCA循環管理對于保證患者的安全、提升護理滿意度、提升患者健康意識有著積極作用。值得于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張 麗,譚麗萍.基于PDCA循環提升護士適應護理個案追蹤評審模式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5):54-57.
[2] 甘 露,李秀娥,李 華,等.PDCA循環在口腔專科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3):1199-1200.
[3] 陳新紅,寧志芳,符 霞,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心血管術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4):38-39.
[4] 生范合,謝方瑜,陳 磊,等.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29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2):44-42.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9.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