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麗萍
(內蒙古包鋼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延續護理對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的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
邊麗萍
(內蒙古包鋼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 探究延續性護理對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5年5月~2016年6月入診我院128例行心臟機械瓣膜置換治療的患者分為兩組各64例,其中行常規出院指導的64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另行延續性護理的64例患者設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半年生存質量以及用藥依從性。結果 研究組術后半年精神、睡眠、心理狀況以及勞動能力均優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研究組術后半年用藥依從率為93.75%,對照組為76.56%,研究組更優,差異較大,P<0.05。結論 對心臟機械瓣膜置換患者使用延續護理,可以較好改善其生存質量并提高其出院后用藥依從性。
延續性護理;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生存質量
延續性護理是指患者出院后給予患者的護理,可以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使用電話隨訪以及家庭隨訪方式對患者進行行為指導以及遵醫行為監督,改善患者病情并長期提供疾病咨詢,國外學者報道表明延續性護理可以較好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狀態[1]。本文對128例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出院后不同護理方式的對比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共選取了128例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為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間入診我院,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以及對照組各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的手術標準并進行此術[2],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并配合本次研究,本研究已經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其中對照組男33例,女31例,年齡20~66歲,平均(40.25±3.81)歲,主動脈瓣置換術18例,二尖瓣置換術15例,雙瓣置換術31例;研究組男30例,女34例,年齡21~66歲,平均(40.54±3.87)歲,主動脈瓣置換術19例,二尖瓣置換術16例,雙瓣置換術29例。兩組患者以上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常規出院指導。
研究組在其基礎上進行延續護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對患者發放心臟瓣膜置換術健康教育手冊,收集患者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家庭成員等重要信息并建立疾病檔案,要求患者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復查凝血酶原時間,第2個月復查兩次,第3個月至半年復查1次,待病情平穩后可每3個月復查1次,記錄并歸檔每次復查結果,術后半年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調查。②建立個人檔案,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凝血酶原實踐結果以及藥物依從性情況。③選取經驗豐富、語言溝通能力強的護士進行探訪,探訪前需要對其進行一定培訓,交代其注意事項。③患者出院前對其進行床邊探望,告知其延續性護理的形式、內容,簽訂相關協議,在上門前與患者預約時間,詢問患者一般情況并攜帶相關工作資料等,對患者發放生活質量調查表了解其生活質量。④具體探訪頻率視病人病情而定,病情穩定可半年1次探訪,其他時間以電話咨詢為主。
1.3 觀察指標
使用自制量表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精神、睡眠、心理狀況以及勞動能力四個方面,每項滿分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質量較好。
根據患者具體表現將患者用藥依從性判定如下[3],依從性較好:患者按時用藥,劑量以及用藥時間均遵醫囑;依從性一般,患者堅持用藥,但是劑量以及時間偶有不正確;依從性較差:未達到以上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半年生存質量對比
研究組術后半年精神、睡眠、心理狀況以及勞動能力均優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術后半年生存質量對比(n=64,±s)

表1 術后半年生存質量對比(n=64,±s)
組別 精神 睡眠 心理狀況 勞動能力對照組 3.14±0.47 3.25±0.71 3.42±0.61 3.33±0.53研究組 4.41±0.48 4.15±0.64 4.11±0.81 4.23±0.57 t 17.896 7.532 5.444 9.251 P <0.05 <0.05 <0.05 <0.05
2.2 術后半年用藥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術后半年用藥依從率為93.75%,對照組為76.56%,研究組更優,差異較大,P<0.05。見表2。

表2 術后半年用藥依從性對比(n=64,%)
延續性護理又被成為過渡性護理,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護理模式,主要為治療較為復雜病情已經好轉的患者或者有康復需要未住院的患者提供。具體實施方式是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護士對患者疾病康復過程或者穩定過程中提供家庭隨訪服務以及詳細的出院后實施計劃。由于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手術的必要性,抗凝治療下過對其生活質量以及生存率具有較大影響作用,故對其使用延續性護理較為有效[4]。
本文結果表明,研究組術后半年精神、睡眠、心理狀況以及勞動能力均優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研究組術后半年用藥依從率為93.75%,對照組為76.56%,研究組更優,差異較大,P<0.05。說明延續性護理,較好改善了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用藥依從性。
綜上所述,對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使用延續護理,可以較好改善其生存質量并提高其出院后用要依從性。
[1] 毛玉琴,夏 萍,熊劍秋,等.延續護理對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的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z1):150-150.
[2] 劉 銳,張 魁,潘曉冬,等.北方漢族人群EPHX1基因多態性與華法林穩定劑量的關系[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1):31-34.
[3] 陳澤湘,李開容,徐燕明,等.微信打卡考勤隨訪在心臟機械瓣膜置換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12):6-8.
[4] 薛蘭鋼,張 嵬,劉志剛,等.兒童心臟瓣膜置換術21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16,56(6):65-66.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9.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