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君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實施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陳瑞君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目的 分析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實施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入選此研究中的84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方法將入院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舒適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分析兩種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其護理滿意度(97.62%)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3.33%),同時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間經對比后均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護理模式選擇舒適護理可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
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舒適護理;應用效果
因為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深,致使老年骨質疏松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而老年患者產生骨質疏松后極易出現(xiàn)骨折[1]。此類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還應配合相應的護理,從而提升臨床療效。此研究分析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實施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過程以及護理效果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入選此研究中的84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方法將入院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的例數平均分為42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跨度為61~78歲,平均年齡經軟件計算后為(71.4±2.3)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跨度為62~80歲,平均年齡經軟件計算后為(72.6±3.4)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予以整理和比對,未產生任何統(tǒng)計學意義,而數據間的臨床可比性顯著增強。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的護理模式為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介紹住院環(huán)境,告知患者需要保證休息,并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功能鍛煉。觀察組患者應用的護理模式為舒適護理,護理內容大致如下:心理指導、維護患者隱私以及尊嚴、飲食指導、肺部感染護理以及壓瘡護理。
1.3 觀察指標[2]
選擇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其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其問卷調查結果為滿意、較為滿意以及不滿意。同時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和對比,其中包含關節(jié)僵硬、缺血壞死、深靜脈血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數據均選擇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計算和整理,數據通過計算后選擇計數資料或者計量資料進行表示,數據在進行檢驗時選擇卡方或者T值,統(tǒng)計學意義形成的標準為數據間經對比后P<0.05。
2.1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選擇舒適護理模式后其護理滿意度經計算為97.62%(41/42),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guī)護理后模式后其護理滿意度經計算為83.33%(35/4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經軟件對比后P<0.05,統(tǒng)計學意義形成,詳細數據由表1可知。

表1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進行對比[n(%)]
2.2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經護理后,1例患者產生關節(jié)僵硬,1例患者產生缺血壞死,2例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52%,對照組經護理后,4例患者產生關節(jié)僵硬,3例患者產生缺血壞死,5例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57%,兩組數據經統(tǒng)計學軟件比對計算后X2=4.9412,P<0.05,統(tǒng)計學意義形成。
心理指導。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折患者因為長時間患病,會出現(xiàn)焦慮或者緊張等一系列不良情緒,從而對治療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3]。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的實際心理情況進行相互結合,從而為其制定相應的心理指導計劃,進而將其不良心理情況予以改善,從而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與此同時,還應對患者潛在問題予以探究,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而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加大訓練指導的力度。
維護患者隱私以及尊嚴。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人格予以尊正,對其隱私予以保護。患者在進行檢查、治療以及護理過程中,醫(yī)務人員不應直呼患者病床號,需要呼喚患者姓名,并在檢查過程中遮擋其隱私位置,以免出現(xiàn)充分暴露現(xiàn)象,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嚴密觀察,以免由于降低生命力產生逐漸遞減現(xiàn)象,并對患者的尊嚴予以相應的維護[4]。
飲食指導。對患者的實際病情予以觀察,并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合適的飲食方案,確保患者在進行治療時其飲食均衡。告知患者應食用蛋白含量較高的食物,減少或者禁食脂肪含量過高和糖類食物。
肺部感染護理。對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肺部感染現(xiàn)象而言,需要對病房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有效調節(jié)以及控制,而護理人員需要正確指導患者咳嗽以及排痰的方法[5]。
壓瘡護理。對患者進行翻身時應選擇固定時間,對局部位置進行手法按摩,以免在病情恢復過程中產生壓瘡,保證患者床單以及被罩處于清潔狀態(tài)中。
經上述研究可知,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選擇舒適護理模式,可使其精神狀態(tài)放松,心理能夠獲取相應的滿足感,對良好護患關系的創(chuàng)建起到促進作用,此外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臨床意義。
[1] 王曉梅.循證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74-175.
[2] 侯春影.循證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合并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2):2653-2654.
[3] 李 瑩,于 晶,劉光鈺,等.不同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11):1170-1170,1172.
[4] 常國華.循證護理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愈合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5,26(11):1434-1436.
[5] 王文方,范遠俊.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6,29(29):220-220.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9.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