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無錫市錫山區中醫醫院(東港院區),江蘇 無錫 214199)
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
李 娜
(無錫市錫山區中醫醫院(東港院區),江蘇 無錫 214199)
目的 探討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2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產科分娩的221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傳統母嬰同室護理模式(對照組,105例)與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觀察組,116例),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士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產婦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8.28%,而對照組則為85.7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同時在新生兒護理技術掌握率與健康知識掌握率兩方面觀察組也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在對產婦展開產后護理時,可采取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有助于促進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有效掌握,并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更符合于優質化護理服務的要求。
產科;母嬰床旁護理;優質護理;應用效果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提高,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產科護理工作也應當積極展開對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探究工作[1]。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正是基于對優質護理服務觀念的踐行所采取的一種新型化產科護理模式,其重點突出了以家庭為中心的母嬰護理服務理念。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對產科護理的服務質量,選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診的221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在對觀察組采取了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后取得了十分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產科所收治的221例分娩產婦為研究對象,依據入院編號分為觀察組(116例)與對照組(105例),其中觀察組產婦年齡22~36(26.5±2.4)歲;初產婦82例,經產婦34例;順產87例,剖宮產29例。對照組年齡21~37(26.8±2.3)歲;初產婦80例,經產婦25例;順產79例,剖宮產26例。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經產次數、分娩方式等一般統計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母嬰同室護理,由護理人員在沐浴室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家屬無法親自參與并學習,健康教育為集中式講解方式。
觀察組:采取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①床旁宣教。在孕(產)婦住院期間對其展開一對一的床旁宣教,具體涵括:住院環境、探視及陪伴制度、自測胎動、飲食均衡等內容;在分娩前向其介紹分娩流程、征兆表現,并結合產婦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產后開展健康教育,講解母乳喂養技巧、產婦及新生兒護理技能、新生兒免疫接種、出院指導等。結合健康教育內容鼓勵產婦及其家屬親自參與,對不熟悉或掌握不熟練的部分持續加強鞏固練習[2]。②床旁護理。在分娩后護理人員在母嬰床旁為產婦及其家屬演示全部的護理操作,具體有:對新生兒的母語、撫摸、疫苗接種、聽力篩查、神經行為測評等護理內容,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向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告知其禁忌事宜,確保產婦及其家屬能夠完全正確的掌握換尿布、沐浴、撫摸等操作,不斷加強訓練,直至其能夠完全掌握。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分析兩組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掌握率,并向其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共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級別,分別對應5、3、2、1、0分。依次對護理服務態度、知識宣教、病房環境等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士的滿意度,觀察組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n(%)]
開展母嬰床旁護理有助于促使產婦及其家屬能夠正確掌握對新生兒的護理方法,通過在對床旁進行手把手的操作、演示,不斷加強鞏固產婦及其家屬的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掌握,提高產婦對新生兒的自主照料能力,激發起產婦的積極性,促使新生兒獲得科學、合理的照料護理[3]。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模式,不僅可滿足于產婦及其家屬對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主觀訴求,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育兒教育過程中,改善母嬰健康,增強家庭和諧。同時還可使產科護理人員能夠更加積極主動開展臨床護理服務,提高自身的護理操作技能并拓寬自身的知識面,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安全、滿意的護理服務,構建起和諧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對產婦展開產后護理時,可采取母嬰同室床旁護理模式,有助于促進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的有效掌握,并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更符合于優質化護理服務的要求。
[1] 曹利鳳.母嬰床旁護理新模式在產褥期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0):15-17.
[2] 林 衛.母嬰同室床旁護理在產科臨床中的效果觀察[J].西部醫學,2013,25(10):1581-1582.
[3] 李 紅,王 姍,錢潔艷,等.新生兒床旁護理在母嬰同室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2(21):48-50.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