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婭俐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婦幼保健院,湖北 武漢 431400)
分娩護理過程中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比率的影響探討
羅婭俐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婦幼保健院,湖北 武漢 431400)
目的 探討分娩護理過程中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比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110例產婦,按照入院順序標號,以干預方案的差異予以分組,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給予對照組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將兩組孕婦臨床療效、總產時、分娩方式及護理滿意程度等各項指標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明顯比對照組高,所用總產程也明顯較少,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均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及家屬明顯程度相比起對照組有顯著提升(P<0.05)。結論 將整體護理干預應用于分娩護理過程,能有效地幫助產婦減輕心理和生理的疼痛,減少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腹率,提升護理滿意程度,推薦推廣應用于臨床分娩護理中。
整體護理干預;分娩護理;自然分娩比率
分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自然分娩是其中一種,眾所周知,自然分娩會使產婦在生產過程中伴隨劇烈的疼痛,這給許多產婦心理帶來一定壓力和負擔,產生對自然分娩的恐懼,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于是選擇剖宮產的產婦越來越多,甚至已超過50%,然而剖宮產存在一定弊端,可能會引起并發癥和后遺癥。隨著當今時代發展和醫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減少自然分娩產婦的疼痛,順利完成分娩,降少剖宮產后給產婦和新生兒的不良影響,因而逐漸得到推廣和應用。為了解整體護理干預在我院中開展的情況,本文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就診于我院的110例產婦,隨機分組,展開兩組不同干預方案,將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比率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產婦110例,年齡18~37歲,平均年齡(23.41±2.81)歲,孕周36~41周,均自愿參與臨床實驗與觀察,無嚴重妊娠并發癥,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產婦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55例采取常規的護理與治療方式,觀察組55例在此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1)建立關系:護理人員應熱情主動向產婦自我介紹,使產婦盡快熟悉醫院環境,初步介紹整體護理干預流程,積極交流和溝通,回答產婦疑問,減輕產婦顧慮,護理人員應當充滿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取得產婦好感和信任,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2)教育宣教:首先要充分了解產婦個人情況,包括身體情況、心理狀況、家庭背景、知識層次等,介紹主治醫師和相關護理人員,作息時間,醫院食堂和療養中心等,同時通過動畫、健康教育宣傳畫、產婦培訓宣傳冊等多樣化的形式向產婦細致具體的介紹妊娠和分娩過程,和各個過程的相關問題,使產婦正確認知妊娠,掌握分娩的相關知識及可能會發生的臨床癥狀[1]。
(3)生理護理:在常規的產前營養、產前按摩和產前休閑的基礎上教導產婦收縮和放松肌肉,掌握產前放松和產時放松的方法,學習呼吸和腹壓配合,掌握腹式呼吸,模擬分娩過程,反復練習,適當鼓勵和鼓舞,使產婦產生自信,感到安定、安全和舒適,同時提升產婦自我護理、自我監管的能力。
(4)心理護理:產婦往往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焦慮、緊張和恐懼等情緒,而且越是靠近預產期這種負面情緒就發嚴重,尤其需要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針對不同產婦情況采取不同具體措施,通過認真傾聽和耐心解答、消除顧慮,來穩定產婦情緒,安撫產婦,排解壓力,認真聆聽產婦需求。
(5)產前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巡查產婦狀況,及時解決問題,確保產房整潔干凈。產前為避免產婦消耗過多體力,應提前進行對產婦全身檢查,采取一定助產措施。
(6)產時護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由一位家屬陪同分娩。手術分階段進行,期間需要護理人員來回巡視產婦體征,配合主治醫生,促進手術的進行順利。第一階段,需要產婦積極配合,進食選高熱量易消化食物,防止產婦體力消耗過大,及時補充,保證睡眠充足。第二階段,護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留意胎兒情況,觀察產婦宮口收縮情況和宮口打開大小,指導產婦調整呼吸,放松肌肉,通過交談聊天分散注意力,緩解產婦陣痛情況,產時劇烈疼痛時,可以相應采取按摩和藥物措施。引導產婦保持正確的分娩體位,配合腹壓和適度收縮,將待產信息,產婦和胎兒情況及時告知產婦。第三階段:按照常規進行產程處理,護理人員可以緊握產婦手,陪同生產,安撫和鼓舞產婦并給予心理暗示,完成接生與新生兒處理后,留意關注產后出血和新生兒情況,觀察無異常方可兩小時后送回病房。觀察產婦產后子宮和陰道的恢復情況,待產婦精神和體力恢復后,進行康復教育的指導,積極配合產婦下床活動。告知產婦及家屬護理新生兒的相關注意事項。通過以上觀察和統計,比較分析兩組產婦總產時、分娩方式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1)滿意度。婦產科自制問卷,由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客觀填寫。標準是:得分大于/等于80分:屬比較滿意;得分大于/等于60分,同時小于80分,屬一般;得分小于60分,屬不滿意。(2)預后指標。兩組產婦通過相應護理后,對完整干預后質量展開評估,重點觀察總產時、分娩方式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
2.1 對兩組產婦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產婦產程時長與分娩方式
兩組產婦接受專業護理和治療后,觀察組產婦總產時相比對照組明顯減少,組間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產婦不同階段產時與總產時比較(±s,h)

表1 產婦不同階段產時與總產時比較(±s,h)
組別 例數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總產時對照組 55 10.5±1.8 1.6±0.4 0.4±0.1 12.3±3.0觀察組 55 8.3±1.3 1.3±0.6 0.3±0.2 10.2±1.1
2.2 產婦分娩方式統計比較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觀察組例產婦中,自然分娩比率為69.09%(38/55),觀察組例產婦中,自然分娩比率僅為45.46%(25/5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產婦分娩方式統計比較[n(%)]
2.3 對兩組產婦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滿意度
對照組產婦滿意度是50.91%(28/55),觀察組產婦滿意度是80%(44/55),(P<0.05)。見表3。
分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而伴隨著自然分娩的劇烈疼痛,產婦對此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和恐懼、抵觸、排斥心理,過大壓力甚至會引發難產,這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都會導致分娩難以順利進行。使得越來越多產婦抗拒自然分娩,傾向選擇剖宮產,但與此同時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并發癥等發生幾率也大幅上升,影響產婦和胎兒的安全和健康[2]。

表3 產婦及家屬對兩組護理滿意度[n(%)]
本次臨床整體護理干預,通過統計與調查,觀察組產婦總產時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自然分娩率69.09%也顯著高于對照組45.46%,同時護理滿意度也得到提升。綜上所述,采取相應科學有效地針對性的干預,以產婦為核心實施系統化的整體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產婦負面過激情緒,降低產婦心理壓力和減少產婦分娩疼痛,從而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功率,推薦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馬蔚文.整體護理運用于自然分娩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5):115.
[2] 李瑞敏.整體護理干預在分娩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2):153-155.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9.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