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馨,孫 進,徐 霞,朱 喬,王 丹,宋 蕾
(成都軍區總醫院婦產科,四川 成都 610000)
?腫瘤科護理?
子宮肌瘤健康教育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評價
何 馨,孫 進,徐 霞,朱 喬,王 丹,宋 蕾
(成都軍區總醫院婦產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肌瘤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7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子宮肌瘤患者均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79.49%),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肌瘤健康教育的效果較好,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滿意度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子宮肌瘤;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并發癥;滿意度
據統計,在孕齡期女性中,子宮肌瘤的發病率較高,屬于生殖系統腫瘤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目前,臨床一般采用手術方式治療,雖然術中可將腫瘤剔除,但患者由于對疾病本身及手術產生的應激性反應,常會出現抑郁、焦慮、悲傷等不良情緒,對手術康復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2]。臨床路徑指的是,在醫護人員的協作下,制定出針對性的診療及護理計劃,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治療及護理計劃,從而使診療不斷規范化的過程。為進一步探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診治的7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在子宮肌瘤健康教育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7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擬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并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相關指征,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年齡介于42~56歲,平均(47.8±3.4);對照組患者年齡介于43~55歲,平均(47.2±3.3),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子宮肌瘤患者均采用常規護理,即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無時間限制、無計劃、隨意進行的宣教模式。采用傳統方式進行護理及觀察,依據患者的情況常規靜脈穿刺、術后監護、和環境護理等。
實驗組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包括:(1)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制定護理計劃。首先,需組織護理人員,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并根據患者情況制定整體的、系統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并在應用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康復情況,不斷對護理方案進行補充及完善[3]。(2)入院宣教。由接診護士為患者介紹療區、病房環境以及治療及護理相關責任人情況,為患者講解子宮肌瘤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解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治療方法及預后加以掌握。了解患者目前心理狀態,并根據其心理特點為其進行心理輔導,通過相關知識講解、安慰、鼓勵等方式,緩解患者的對手術的恐懼心理,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4]。(3)術前指導。進行飲食宣教、做好術前相關知識普及,講解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配合治療。(4)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一般狀態,每日觀察切口情況并定期換藥。指導患者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避免形成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出院前,為患者講解藥物用法、復查時間、飲食內容等,教會患者自我保健方法。
1.3 觀察指標
出院前,向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調研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此外還需統計患者住院天數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觀察指標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79.49%),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n(%)]
組別 n 滿意例數 并發癥發生例數 住院天數實驗組 39 37(94.87) 1(2.56) 5.7±2.5對照組 39 31(79.49) 7(17.95) 7.9±1.5 x2/t 4.1294 5.011.543 4.7124 P 0.0421 0.0251 0.0000
臨床護理路徑理念應用于我國護理工作中,使護理模式得以發展,并以其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使護理流程不斷規范,通過科學的理論指導及針對性護理方案的制定,臨床護理管理質量不斷提高,護理的效果也不斷提升,得到了患者的認可[5]。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為腹腔鏡下剔除子宮肌瘤術,具有復發率低、創傷小、恢復快、手術安全性高等特點。但由于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度不高以及害怕手術等因素,常會對術后康復造成影響,因此于患者的圍手術期做好臨床護理工作,對不良情緒明顯的患者加以心理干預,有助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健康教育的實驗組患者,其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有所提高,證實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實踐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由上可知,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子宮肌瘤健康教育的效果較好,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滿意度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趙 丹,田芬芬,聶衛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2):1734-1735.
[2] 吳一蘭.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科子宮肌瘤腹腔鏡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217-219.
[3] 張海艷.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微創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5,39(11):1293-1294.
[4] 張雪梅.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3):82-82,83.
[5] 王海燕.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腹腔鏡圍術期的應用探討[J].今日健康,2016,15(5):263-264.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9.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