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汪芝珍,張 仁,陳愛萍,占麗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184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研究
李 燕,汪芝珍,張 仁,陳愛萍,占麗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184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 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肺癌全肺切除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區別性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的患者給予強化性的護理,可以明顯的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保證了手術的效果,促進了患者術后的恢復,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肺癌;全肺切除術;并發癥;護理
肺癌是臨床中常見的肺的原發性的惡性腫瘤,其多發生于支氣管粘膜上皮,并且男性的發病率往往高于女性。有研究顯示,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吸煙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肺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1]。目前對于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還是全肺切除術,但是由于全肺切除術對于患者的身體損傷十分的大,所以術后較易發生并發癥,如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對于患者的預后不利。本文選取了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癌全肺切除術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癌全肺切除術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7~65歲,平均年齡(47.4±8.3)歲;觀察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37~64歲,平均年齡(48.2±8.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模式上,再給予強化的護理,具有措施有:①術前準備: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肺活量的練習,讓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減少患者術后肺不張的可能性,并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②心理疏導:癌癥患者的心理負擔大多數較重,在發現是肺癌以后往往在心理上會有焦慮。恐懼的情緒出現,對于患者的病情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和疾病,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③呼吸系統的護理:術后患者往往會有呼吸系統的并發癥,如低氧血癥等,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的清除患者的口腔異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必要時給予抗生素等藥物治療,防止肺水腫的發生;④心血管系統的護理:肺部組織被切除后,由于心肌的自律性和應激性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并發癥,護理人員應當觀察患者的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盡可能的面罩吸氧,對于出現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給予控制心律失常的藥物,出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給予利尿、鎮靜。強心等治療,同時注意控制輸液的速度和總量,減輕患者的心臟負擔;⑤健康宣教:對于住院患者可定期的開展有關肺癌的講座,告知患者肺癌的主要發病原因,注意預防其可能發生肺癌的原因,同時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健康的飲食和作息習慣,為患者的預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發生肺部感染的有6例,呼吸衰竭的有6例,心律失常的有4例,心力衰竭的有2例;觀察組中發生肺部感染的有2例,呼吸衰竭的有4例,心律失常的有0例,心力衰竭的有2例,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工業化的加快,我國的空氣污染的程度也越來越重,特別是我國老齡化的加快以及吸煙的人數的增多,肺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對于肺癌侵犯較廣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全肺切除術。雖然全肺切除術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其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高,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止其并發癥的發生,也成為臨床醫務人員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2]。由于患者全肺切除后,胸廓塌陷,其肺部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術后容易出現缺氧,肺部血管的通透性也較高,滲出物較多,因此常常會出現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同時還會影響患者的整體形象和生活質量,嚴重的影響患者的預后。再者術后患者的長期臥床,可能會發生深靜脈血栓,如果血栓脫落,流經肺部則可能會造成肺栓塞,甚至導致死亡[3]。在術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如針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通過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的方式還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屬對于本病的認識,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更好的促進患者的預后[4]。
綜上所述,本實驗研究證明,觀察組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護理可以明顯降低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1] 李 楠,張國莉,鄭守華.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護理進修雜志,2011,26(9):840-842.
[2] 許敏娟,駱麗芳,彭 莉,等.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2):498-490.
[3] 冼燕風.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醫療裝備,2015,7(8):194-195.
[4] 張 艷.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8):251-25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9.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