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靜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的影響
祝文靜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目的 觀察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的影響,探討家庭跟進式護理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產婦6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一組為常規組,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出院指導;另一組為觀察組,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家庭跟進式護理,對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產婦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率均好于常規組,護理作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有重要的影響,提升了初產婦產后護理質量,降低了產后抑郁發生幾率,預防效果好,產婦滿意程度高。
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護理作用
產后抑郁指產婦在產褥期發生的一系列異常情緒和行為,臨床有焦躁、抑郁、失眠以及易激怒等表現,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幻覺,易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1-2]。有研究指出,產婦產后禁忌較多,且受到較多的制約,對產婦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產后抑郁依從性表現明顯,尤其是初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幾率較大。本文結合對68例初產婦行出院后產褥期的護理研究,對家庭跟進式護理的作用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產婦6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一組為常規組,產婦年齡21~31歲,平均年齡26歲,孕周38~42周,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出院指導;另一組為觀察組,產婦年齡為21~33歲,平均年齡27歲,孕周38~42周,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家庭跟進式護理。兩組產婦均為初產婦,且產前無抑郁癥狀,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組護理方法
常規組產婦的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出院指導,主要包含:(1)健康教育知識指導,指導產婦正確的生活常識(如飲食、作息等)和產后護理知識,以提高產婦健康觀念,將產褥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對產婦進行預先指導,淡化產婦抑郁依從性,降低抑郁發生的幾率。(2)結合產婦實際情況,指導產婦進行適當的自我護理,可依個人特點給與個性化的護理方式改善產婦愉悅度,以提高產婦身心健康程度,進一步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的幾率。(3)強化家屬護理能力和護理愿望,產婦出院后受多方原因限制,日常活動受到明顯的制約,自我需求難以滿足,護理時家屬需掌握一定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巧,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不正常情況。產褥期時間較長,有部分家屬在經過較長時間的護理后,護理意識和護理狀態會有一定的下降,護理質量也同步下滑,對于產婦的正常護理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易引發產婦負面情緒,提高抑郁發生的幾率,因此,強化家屬的護理愿望和護理能力對產婦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4)心理護理指導,產褥期產婦多數時間處于受限狀態,個人愛好、興趣均難以正常滿足,加上特有的生理影響,產婦一般易產生心理問題,加深產后抑郁依從性,因此,在出院時給與心理護理指導,提升產婦自我調節能力,以應對心理問題。(5)出院回訪,觀察產婦產后健康狀態,并給與調整指導。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護理方法為常規護理聯合家庭跟進式護理,即在常規組的護理基礎上增加了家庭跟進式護理,主要內容有:(1)出院前對產婦進行全面檢測,保障產婦基本健康狀態。綜合抑郁發生的因素,對產婦進行問卷調查,依據調查結果,將有較高幾率發生抑郁的產婦單獨分組,列為重點護理目標。(2)詳細留取產婦臨床資料和有效的聯系方式等,雙方約定好互訪周期,如每3天進行一次有效電話互訪,一周一次走動回訪,詳細掌握產婦的恢復情況,對抑郁依從性進行嚴格控制。如產婦有抑郁癥狀時及時進行干涉,盡早改善抑郁癥狀。(3)成立家庭跟進護理小組,對護理過程進行綜合管理,負責協調護理工作,保障實驗的順利開展。
1.3 評估指標
以兩組產婦護理后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率為評估指標對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的影響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率均好于常規組,護理作用明顯。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產婦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
兩組產婦抑郁依從性均有較好的改善,兩組對比觀察組好于常規組,差距明顯,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對比表[n(%)]
2.2 抑郁產婦護理效果改善情況
發生抑郁的產婦經過護理后抑郁癥狀全面改善,效果良好,兩組對比觀察組明顯占優,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比表(±s)

表2 兩組產婦對比表(±s)
注:自制SDS量表對產婦的抑郁狀況進行評分,若產婦評分處于49分以下則無抑郁癥狀,50~59分之間,則屬于輕度抑郁,評分在60~69分之間屬于中度抑郁,評分在70分以上屬于重度抑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組別 n 時間 SDS對照組 11 護理前 72.36±3.52護理后 51.56±3.43觀察組 6 護理前 71.45±5.76護理后 32.88±2.27
2.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結果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領先于常規組,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表[n(%)]
產后抑郁的病因比較復雜關于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研究結果,產后抑郁的發生目前的說法多涉及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等幾個方面,多數學者研究認為,產后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其導致發病的幾率大于內分泌改變導致產后抑郁的幾率[3-4]。尤其是初產婦缺乏相關的經驗,有明顯的抑郁依從性,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而導致抑郁的發生,應結合心理干預,藥物治療等辦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治療和預防的效果,改善產婦的產后生活質量。
本次實驗中我院采用了家庭跟進式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進行預防和治療,結果觀察組產婦抑郁依從性改善情況、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率均好于常規組,護理作用明顯。由此可以看出,在產褥期中加強對初產婦的全面細致護理是有效降低產后抑郁依從性和改善抑郁癥狀的有效方法。
總之,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有重要的影響,提升了初產婦產后護理質量,降低了產后抑郁發生幾率,預防效果好,產婦滿意程度高。
[1] 范福玲.家庭跟進式護理預防初產婦產后抑郁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1):1698-1699
[2] 孫舒暢.家庭跟進式護理模式對初產婦生活質量及產后抑郁發生率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1):2137-2138
[3] 王雪花.家庭跟進式護理在初產婦產后康復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18):4201-4202
[4] 顧麗嫦,杜婉桃,黃春梅,董秋林,潘秀麗.護理干預模式對初產婦產后抑郁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163-165.
本文編輯:劉欣悅
R749.4
B
ISSN.2096-2479.2017.09.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