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霞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公衛門診,江蘇 常州 213001)
?護理管理?
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
曹喜霞
(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公衛門診,江蘇 常州 213001)
目的 探討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門診接待的100例患者,按照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將其分成常規組與人性化組各50例,常規組運用常規管理模式,人性化組運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對比兩種護理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結果 人性化組的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常規組的患者滿意度為86.0%,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8.0%,觀察組明顯高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滿意,可明顯提升護理管理水平、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門診護理管理;人性化服務;運用價值
門診是醫院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同時還是醫院對外服務不可或缺的一個窗口,因此門診的服務水平及質量可對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及質量產生直接影響[1]。而門診室是醫院非常重要的一個科室,護理工作質量也同時會對醫院的社會形象及品牌產生影響,因此門診護理質量高低是醫院重點關注的內容[2]。我院為了探討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分別對兩組門診患者實施常規管理與而人性化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差異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接待的100例患者,按照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將其分成常規組與人性化組各50例。常規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6~54歲,平均年齡(37.4±5.2)歲;就診科室中,眼科19例,耳鼻喉科17例,肝科9例,肺科5例。人性化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6~53歲,平均年齡(37.1±5.3)歲;就診科室中,眼科19例,耳鼻喉科16例,肝科9例,肺科6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運用常規管理模式:安排專人在導診臺輪流值班,為患者提供咨詢、指導等門診常規服務。
人性化組運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包括①加強對門診護理人員的培訓,規范其言行舉止,提升其溝通能力,工作認真、負責,以患者為中心,主動提供幫助,及時解決患者的各種疑問;②注重門診就診環境,每天打掃衛生;合理布局醫院設施,提供候診區,主動為患者接受醫院環境,為其建議合適的就診科室;③為老、弱、病重、急癥患者提供優先就診通路,全程陪同就診;④候診區擺放保健手冊,為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識;⑤盡量避免與患者產生沖突,沖突發生后及時調節,以維持雙方的合法權益。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護理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觀察指標包括護理管理水平、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2.1 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對比
人性化組的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種護理管理模式下的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種護理管理模式下的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護理管理水平 護理質量常規組 50 82.9±5.6 80.2±7.5人性化組 50 93.3±4.7 95.6±3.8 P<0.05 <0.05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
常規組的患者滿意度為86.0%,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8.0%,觀察組明顯高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種護理管理模式下的患者滿意度對比[n(%)]
門診科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門診護理質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院的整體形象及品牌,因此提高門診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對醫院來說意義重大[3]。人性化護理管理作為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在醫院各科室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將其運用于門診護理管理中,可為患者構建一個和諧的就診環境,可提升門診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可提升患者滿意度,是提高門診護理管理水平比較迅速的一種方法[4]。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管理模式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運用效果,結果顯示,人性化組的護理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評分、患者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組,提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優于常規管理模式。
綜上所述,門診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效果滿意,可明顯提升護理管理水平、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 智,虞仕芬.人性化服務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9):243-244.
[2] 郗瑞蓮.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75):247-248..
[3] 索有桂,李秉秀.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價值探討[C].中國轉化醫學和整合醫學學術交流會.2015.
[4] 李 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3):172-173.
本文編輯:李 豆
R197
B
ISSN.2096-2479.2017.09.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