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麗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護理干預在改善MECT治療中丙泊酚注射痛的影響的應用
李寶麗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目的 探討改善MECT治療中丙泊酚注射痛的影響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擇MECT治療中靜脈注射丙泊酚的患者160例,將其隨機分為四組。A組給予手背靜脈注射;B組給予肘靜脈注射;C組給予肘靜脈低溫注射,D組給予肘靜脈注射混合利多卡因,比較四組患者的疼痛,焦慮,治療依從性的情況。結果 B、C、D組患者與A組比較,注射痛的發生率顯著下降,焦慮指數明顯下降,依從性高。結論 肘靜脈注射,4℃丙泊酚注射以及混合利多卡因等一系列護理措施能顯著改善MET治療中丙泊酚注射痛導致的患者疼痛、焦慮、依從性差等影響 。
護理干預;MECT;丙泊酚注射痛;影響
無抽搐電休克(MECT)是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放松的情況下,在腦內短暫地通過電流引起廣泛的腦電發作產生生理生化改變,從而產生治療效果[1]。術前常規應用丙泊酚進行麻醉,在靜脈注射(開始5~20 S)時注射部位產生燒灼樣疼痛[2],成年人丙泊酚注射痛發生率為28%~90%[3]。MECT治療一個療程為8~12次,注射痛易引起患者的焦慮及抵觸情緒,大大降低治療的依從性。本次研究對MECT治療中丙泊酚注射痛的影響進行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6年8月MECT患者16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齡18~55歲,體重45~100 Kg,其中精神分裂癥93例,雙相情感障礙46例,分離轉換障礙21例,文化程度均為小學以上,能正確描述主觀感受的合作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四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等指標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四組患者都給予MECT常規護理,觀察組A組:建立手背靜脈通道,靜脈推注1%丙泊酚2.5 mg/kg;對照組:B組給予肘靜脈推注1%丙泊酚;c組給予肘靜脈推注4℃1%丙泊酚2.5 mg/kg,D組給予1%丙泊酚2.5 mg/kg混合利多卡因(10 mL丙泊酚加用利多卡因3 mL)。
所有患者都采用 7# 針頭穿刺,推注速度為4 ml/10 ms。注射時詢問患者的疼痛情況并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
所有患者在入組時進行焦慮自評以及依從程度的評估,治療中期再給予同上評估。
1.3 評價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表(VAS)0:分為無痛,1~3分為輕松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痛。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4]:量表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4個等級評分,“1”為沒有或很少時間,“2”為少部分時間,“3”為相當多時間,“4”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部分條目反向計分,各個條目之和為粗分,粗分×1.25后四舍五入取整數得標準分。
根據護理社會學不遵醫行為[5]的影響設計不遵醫行為量表,用于患者對治療依從性程度的評估,依從程度分為主動配合(1分),被動配合(2分),強制配合(3分),分值越高依從性越差,反之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患者注射痛情況比較
根據患者主訴疼痛卡尺評分和行為反應進行疼痛判斷,四組丙泊酚注射痛發生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四組患者注射痛情況比較 (n,%)
2.2 四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見表2)
3.1 環境方面
候診室保持安靜,有秩序,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療時間,避免候診時人員擁擠,或是患者燥鬧而互相影響,產生焦慮和抵觸情緒;室內溫度控制在16~20度;播放舒緩的輕音樂,放置休閑的書籍來緩解患者的治療前的緊張情緒。
3.2 心理護理
治療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依從性進行評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針對性地進行宣教,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使患者心理舒適;在治療時應用鼓勵或是暗示的言語,給予安慰性,支持性的心理護理。
3.3 低溫注射
此次研究顯示4℃的丙泊酚顯著降低注射痛的發生率和強度。故丙泊酚放置2℃~8℃的冰箱里預冷藏。
表2 四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2 四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入組時 治療中期A組 40 55.9±3.1 53.2±2.5 B組 40 54.9±3.5 40.6±1.9 C組 40 55.1±3.6 39.8±2.2 D組 40 54.7±3.8 40.9±2.5 t 0.802 4.971 P 0.741 0.002
2.3 四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見表3)
表3 四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s,分)

表3 四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依從性評分入組時 治療中期A組 40 63.2±7.1 67.2±5.9 B組 40 65.1±7.5 77.3±6.1 C組 40 64.6±6.9 78.2±6.5 D組 40 65.3±7.4 77.9±6.2 t 0.779 6.904 P 0.614 0.000
3.4 藥物方面
目前臨床預防丙泊酚注射痛的藥物有很多種,此次采用每10 mL丙泊酚加用利多卡因3 mL,既方便又安全預防注射痛。
3.5 靜脈穿刺
此次研究顯示丙泊酚對手背靜脈所產生的注射痛明顯高于肘靜脈,與手背靜脈內徑較小有關[6]。靜脈穿刺時技術要嫻熟;選擇直,彈性好,易于固定的大靜脈;采用快速直接的方法穿刺,保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滲液,避免造成二次傷害,減輕患者的疼痛和焦慮。
3.6 其他
疼痛管理中的閘門理論認為[7],轉移注意力,觸摸,冷熱刺激,疼痛預期可關閉疼痛閘門,減輕疼痛。
丙泊酚注射痛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在MECT 的治療過程中對精神患者的影響比較大,除了疼痛,也引起患者的焦慮,影響患者對MECT治療的依從性。本次研究發現,經過采取針對性的個體心理護理,選擇粗大的肘靜脈,給予4℃丙泊酚以及混合利多卡因等一系列措施,使丙泊酚注射痛的發生率和疼痛強度明顯降低,焦慮指數明顯降低,依從程度明顯增高,值得臨床推廣。
[1] 舒 良,田成華,精神障礙的生物學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449-469.
[2] 沈雅定.丙泊酚注射痛及預防[J].中國基層醫藥,2010,7(2):959-960.
[3] 劉雙慶,毛燕飛,楊 濤,等.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減輕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應觀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9(2):213-215.
[4]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35-238.
[5] 王益鏘.護理社會學[J].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3:37.
[6] 劉俊杰,趙 俊.現代麻醉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95-296.
[7] 倪家驤,孫海燕,薛富善譯.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38-24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6.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