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佳,譚彩玲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惠僑醫(yī)療中心五單元,廣東 廣州 510515)
舒適護理在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宋 佳,譚彩玲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惠僑醫(yī)療中心五單元,廣東 廣州 510515)
目的 觀察和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舒適護理組,各45例。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舒適護理組同時給予針對性舒適專項護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舒適護理組的疾病好轉情況和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舒適護理服務具有明顯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心血管疾病;舒適護理;護理;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舒適護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并進行初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舒適護理組,各45例。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2±4.3)歲,高血壓15例,高血脂8例,冠心病3例,心梗2例,心肌病5例,心衰12例;舒適護理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0.5±4.1)歲,高血壓16例,高血脂7例,冠心病4例,心梗3例,心肌病4例,心衰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舒適護理組同時給予針對性舒適專項護理。
1.2.1 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給予患者日常性的用藥指導以及生活護理等。
1.2.2 舒適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2.2.1 心血管疾病及其相關疾病教育
患者對心血管疾病并不了解,醫(yī)護人員應當對患者的疑惑和困擾應當給予耐心解答,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或者開展相關課堂對患者進行相關教育,語言要通俗易懂,使患者對其疾病有一定了解,有利于治療的進行[1]。
1.2.2.2 在交接班時對清醒患者責任護士展開自我介紹
在和患者的實際交談過程中,需要多使用禮貌語言,主要包括了“打攪了”、“您好”、“請”等。與此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語言確保是通俗易懂的,語氣保持溫和,護理工作者需要面帶微笑,對患者的講述認真傾聽,不隨意打斷患者的談話,同時進行合理的觸摸,面帶理解的面部表情,使患者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充分的表述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及時的解決相關問題,若是難以及時解決,需要給患者一個解釋,使患者感覺到來自護理工作者的貼心。在此基礎上,讓患者對護士產(chǎn)生足夠的安全感、親近感,最終有效的和治療步驟相配合。
1.2.2.3 鎮(zhèn)痛技術的應用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所以一般會在身上帶著各類的導管,有時會由于監(jiān)護的需要,被迫實施強迫體位,特別是氣管插管,讓患者引發(fā)無法忍受的痛苦。針對應用氣管插管或者呼吸機面罩吸氧或不可運用語言交流但是意識清晰的患者來說,則需要對患者的眼神及表情進行仔細的觀察,充分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優(yōu)化護患關系。另一方面,患者會產(chǎn)生拔除各類導管的想法,不配合治療,大大制約疾病的搶救效果。所以護理工作者要向患者耐心講解其病情,使患者體會到監(jiān)護的必要性,了解各類導管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確運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技術,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疼痛,確保患者睡眠充足[2-3]。
1.2.2.4 心理護理
給予患者一個舒適、安全、無刺激的環(huán)境,耐心的陪伴患者,提供患者足夠的安全感。展開科學的醫(yī)患溝通,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同時告知患者與自身疾病有關的知識,掌握疾病的具體病程與預后效果,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對患者的疑問耐心解答,有效的按照患者的實際心理特點,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1.3 評判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疾病好轉情況及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并通過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護理組的疾病好轉情況和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好轉情況及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對比
我國居民健康水平受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這不利于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目前,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改進與發(fā)展,舒適護理服務也作為一類新型護理模式應運而生。針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其病情發(fā)作較為突然,極易引發(fā)消極甚至是絕望的心理,相關的醫(yī)護工作者所展現(xiàn)出來的專業(yè)技能也被作為強化患者自信心、優(yōu)化患者用藥的源泉。舒適護理有助于進一步強化醫(yī)護人員實際的配合度,主動通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生活護理等拉近和患者的距離,強化患者對治療的自信心,將患者的心態(tài)進行端正,以期增強具體的救治效果。本研究表明,舒適護理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舒適護理服務具有明顯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1] 鄧光芬,龍貽英.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jiān)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02):1453-1453.
[2] 李淑梅.舒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3):140-141.
[3] 陳 玲.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2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6.46.02
譚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