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朱慧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米東醫院內一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1)
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評價
楊 靜,朱慧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米東醫院內一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1)
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冠心病心絞痛;應用效果
臨床上,心絞痛指的是心肌耗氧和供氧之間出現暫時性的不平衡,進而引發的發作性胸痛綜合征。大多數心絞痛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則有可能促使患者猝死。本研究主要針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75.21±6.26)歲,男28例,女2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75.05±6.12)歲,男29例,女2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對其進行常規診斷與治療,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其進行對癥護理。
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的住院日程,統一為其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化、科學化與標準化的治療與護理干預,具體為:(1)入院時。全面評估患者健康狀況,向其介紹醫院環境、主管醫生、護士、作息時間以及探視制度等;(2)入院第1天。指導患者進行各項輔助檢查,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詳細記錄患者心絞痛的發作特點;(3)入院第2天。向患者講解冠心病心絞痛的相關知識,幫助其認識到遵醫行為與治療的重要性;(4)入院第3天。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指導,告知其進行藥物治療的目的、方法、意義以及相關注意事項;(5)入院第4天。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指導患者攝入低鹽低脂易消化吸收的粗纖維食物,注意少食多餐;(6)入院第5天。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運動,對患者運動前后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檢測,注意勞逸結合;(7)入院第6天。囑咐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生活的規律性,戒除煙酒;(8)入院第7天到患者出院前。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認真觀察,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現了好轉的跡象,則要提醒主治醫生將用藥劑量適當減少,并且對用藥效果以及相關用藥不良反應進行觀察;(9)出院時。指導患者學會對病情進行自我監測,包括對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正確測量,掌握正確的服藥方式等。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分析。
(2)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
組別 護理滿意度(分) 健康知識掌握(分) 住院時間(d)對照組(n=50) 72.12±3.45 73.56±2.78 21.89±2.56觀察組(n=50) 95.22±6.88 98.33±1.12 12.02±0.12 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50) 66.89±3.56 76.89±4.67觀察組(n=50) 66.88±3.55 98.12±0.28 P>0.05 <0.05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顯著上升的趨勢,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除了及時尋找一種有效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外,做好護理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1]。
臨床護理路徑指的是將標準醫療護理計劃作為依據,針對某一種特定的手術或者疾病制定的流程住院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對護理行為與護理決策進行規范,將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顯著提高。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護理路徑得到了廣泛應用,該護理模式屬于一種標準化、程序化的工作方式,能夠促使護理人員不再對醫囑進行盲目執行,能夠將護理的前瞻性與主動性增強[2]。其次,這種護理模式還有利于規范護理人員行為,促使護理質量提高,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積極性與主動性。臨床護理路徑的細節還能夠將循證醫學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對持續改進質量管理原則進行堅持,不僅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品質與質量,而且還能夠將護理內涵充分體現出來。在冠心病心絞痛的護理過程中應用該護理模式,能夠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存在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 馬洪宇,王愛紅.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聯合胸痹貼干預冠心病心絞痛療效及對患者滿意度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4):762-764.
[2] 趙莉華.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6,3(13):72-73.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6.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