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桂珍
(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山東 菏澤 274000)
優質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
察桂珍
(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山東 菏澤 274000)
目的 本次研究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產科收治的60例產婦,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后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對比兩組產婦泌乳時間、泌乳量以及母乳喂養情況。結果 經護理后,觀察組產婦泌乳始動時間少于對照組,泌乳量多于對照組,母乳喂養情況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后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采用優質護理可減少泌乳始動時間,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養質量。
優質護理;產婦;產后泌乳;影響
泌乳是產婦機體內各類激素的作用下,已發育的乳腺分泌出乳汁。泌乳是哺乳動物以分娩成功為標志的周期性生殖活動過程中的最后一個階段,是乳腺組織的真正分化并發揮功能的體現[1]。因此,為了保障產婦產后泌乳,增加泌乳量,對產婦實施優質護理顯得極為重要。如何促進產婦早泌乳是產科臨床上必須探討的問題。本次研究為探討優質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產科收治的60例產婦,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5.82±2.0)歲,孕周38~42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5.55±2.54)歲,孕周37~42周。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初產婦。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以及其它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分娩后護理,均接受母乳喂養宣教,給予母嬰早接觸,早吸吮,鼓勵按需哺乳,實行24 h母嬰同室。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具體如下:(1)首先建立護理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護理指責,由組長帶領管理,確保以母嬰安全為服務宗旨,為產婦護理實施各項優質護理措施。(2)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最大程度的減輕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當產婦分娩后,及時告知產婦性別、體質量、健康狀態,用鼓勵性語言刺激產婦,調節產婦心理狀態,消除產婦心中疑惑和緊張情緒。(3)產后早吸吮、勤吸吮,當產婦分娩結束后,由于產婦身體虛弱,對產婦進行必要的母乳喂養知識講解,或者聘請專家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好處,指導母乳喂養以及新生兒護理的健康教育,采用食品宣傳、圖片以及冊子,讓家屬關心產婦,幫助產后母乳喂養[2]。(3)采取穴位按摩,促進泌乳,確保產婦平臥,全身放松,對產婦乳房進行熱敷。護理人員在洗手后,對產婦的乳房進行輕柔4 min,再對產婦的膻中和屋翳以及云門等穴位進行輕柔,同時對產婦的乳房周圍穴位進行輕柔,促進產婦乳房周圍血液循環。若是乳房有硬結,不可擠壓,順著乳頭方向進行按摩,力度適中。(4)補充產婦飲食,指導產后6 h進食營養豐富流質食物,補充蛋白質、鈣質,多食用牛奶、大豆等食物,堅決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5)讓產婦與家屬觀察新生兒沐浴,撫摸新生兒,護理好新生的皮膚與臍部,做好產婦出院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產婦分娩后乳脹時乳房排出乳汁為泌乳始動時間,記錄產婦乳房乳汁如涌且乳質量超過2 mL時間,新生兒哺乳后滿足感,大便超過3次、小便超過5次為泌乳量充足;新生兒需要輔助奶粉喂乳,大便<2次,小便<5次為乳質量不足[3]。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完成本次研究的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后,觀察組泌乳始動時間少于對照組,泌乳量多于對照組,母乳喂養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始動泌乳時間與泌乳充足率比較
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們思想觀念也有明顯變化,絕大多數人們都認為母乳對嬰兒智力和體質發育的優越性是任何代乳品無法替代的,母乳具有均衡和清潔以及衛生、方便等優點,對嬰兒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質對新生兒疾病抵抗具有重要意義,對增進母嬰情感也有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產婦實施優質護理,通過健康教育與按摩等等有效措施,可明顯提高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與泌乳量,也能最大程度的證實實施有效優質護理對產后產婦泌乳具有促進作用。該種優質護理服務不僅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求,對加速產婦產后康復也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產婦采用優質護理可減少產婦泌乳始動時間,增加泌乳量,且產婦沒有出現乳脹情況,說明優質護理可提高母乳喂養質量。
[1] 潘小萍,方美珍.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質量、泌乳功能、滿意度及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0:87-90.
[2] 洪群慧.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及產后泌乳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35:195-197.
[3] 尹紅英,江金香.產科一體化護理模式對產婦產后角色轉換、情緒調節及產婦泌乳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35:143-14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6.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