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丹丹,黃英凡*,石 柳,何姍蔓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護理部,廣西 南寧 530021)
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
韋丹丹,黃英凡*,石 柳,何姍蔓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護理部,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對于乳腺癌患者滿意度和自護能力的作用。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和自護能力。結果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7%,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僅為8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觀察患者接受護理后,自身的健康知識認知、自我保護責任感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明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自護能力。
臨床護理路徑;乳腺癌;護理滿意度;自護能力
乳腺癌是臨床婦科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根據現階段的醫療水平,治療乳腺癌的的方式有手術治療、放療、化療[1]?;颊呋疾『?,無論是疾病本身,還是治療方式,都會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為了保證治療的質量,在臨床上對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人性化護理模式,針對患者本身的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專業的住院護理方法,以此來保證患者的治療能夠順利完成。本次研究,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模式,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乳腺癌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均符合臨床乳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且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署了同意參與研究書。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5±6.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0.5)年,患者按照臨床分期標準,分為1期、2期、3期,1期25例,2期19例,3期1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正常為患者辦理入院手續,按照乳腺癌患者常規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按照臨床護理路徑的方式,進行護理。在患者入院當天,相關護理人員,應當將臨床護理路徑的具體措施詳細的介紹給患者和家屬,讓患者和家屬能夠了解護理的目的,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護理[2]。護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當日護理流程,對患者進行護理,著重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且進行跟蹤記錄,配合治療階段,對患者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有責任將每日的護理結果告知患者,并且提前讓患者了解次日需要接受護理的內容和流程[3]。如果護理期間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做好記錄,并且與相關醫生進行研討分析,對護理內容進行修改,以確保臨床護理能夠有效的完成。
1.3 效果判定標準
護理結束后,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患者有3個選項可以選,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根據自我護理能力測量表,對患者的自護能力進行評分,評分的項目有自身的健康知識認知、自我保護責任感和自我護理能力,患者的得分越高,說明自護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也有所不同,經過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皆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護理滿意度[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自護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自護能力比較(±s,分)
組別 n 健康知識認知 自我保護責任感 自我護理能力觀察組 30 52.64±6.3 19.24±3.45 29.42±5.68對照組 30 42.45±1.6 12.36±2.14 20.29±1.34 t 8.5866 9.2820 8.5688 P 0.0000 0.0000 0.0000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其中心思想是“以人文本”,其主要目的是協助治療順利進行,提高治療質量的同時提高護理水平。以整體護理的思想,從健康宣教、心理干預、治療護理者三個方面,針對患者自身情況的特點來進行制定[4]。從醫護人員的角度出發,這種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從患者的角度來看,能夠幫助患者減輕治療過程中承受的痛苦,增加其耐受性,且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質量。
通過本次研究,對兩組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統計,得出,對乳腺癌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質量和護理水平,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和自護能力,促進了護患關系,在臨床醫學上具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1] 朱 紅.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2385-2387.
[2] 章桂嬌,徐青青.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20):86.
[3] 冬 雪,姜 晏,代林林,等.護理路徑對乳腺癌術后首次化療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8):2500-2502,2503.
[4] 張 潔.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1):103.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1
B
ISSN.2096-2479.2017.16.157.02
課題編號:廣西衛生項目:Z2016491 通訊作者:黃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