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牟信芳,儀 偉*
(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5)
糖尿病護理團隊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王 琳,牟信芳,儀 偉*
(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5)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的護理中團隊性風險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診治順序進行分組,單號設定為對照組,雙號設定為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團隊性的風險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其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團隊性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同時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糖尿病;護理團隊;風險管理
糖尿病以高血糖為主要征象的代謝性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三多一少,臨床較為多見的是高血糖伴隨有胰島素分泌減少或者胰腺的功能受損,患者多需要進行終身的病情控制治療,患者的病情除外積極的西醫治療,還需要進行有效的護理,從而穩定病情,避免病情出現進一步的惡化[1]。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做好相應的風險控制非常重要,在此過程中結合護理團隊進行組織和安撫工作,并且對高危人群進行風險控制,從而將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并且確保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本研究對在我院接受診治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團隊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診治順序進行分組,單號設定為對照組,雙號設定為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2.8歲,糖尿病病程在1~12年,平均病程5.5年;觀察組男37例,女33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2.5歲,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護理,患者進入醫院治療后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藥物應用指導以及飲食禁忌和運動療法指導。觀察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團隊性的風險管理,首先形成專門的護理團隊,在風險防范意識方面形成團隊意識,并且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需要科室領導帶頭,成立相應的團隊和聯絡者,另外還包含優秀的護理團隊,從而為護理人員提供專業護理[2];首先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相應的宣傳教育,并且對病房的安全措施進行監管、設立宣傳欄,對患者的足部護理和感染防控、防跌倒和壓瘡等風險防控,另外采用溫馨提示的方式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安全注意事項的而評估,從而有利于患者學習,并且開展跟蹤記錄的模式進行危險標識的設立,做好患者的足部情況的跟蹤監測和護理[3]。指導患者合理應用降糖藥物和相關儀器,并且讓患者學會血糖自我監測,定期提供相應的培訓日程,強化護理人員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使用的認識[4];另外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需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然后進行不良情緒的疏導,并且要與患者家屬密切溝通,從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觀察項目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資料均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其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監測指標對比
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通過相應的干預護理小組將合作程度提高和細化,不僅能夠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還整體提高護理質量,對患者的病情控制非常有利,再次過程中規范相應的護理行為,從而促進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不僅能夠緩解護患糾紛,并且在患者診治過程中有利于提高配合度,進一步提高護理整體質量[5]。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其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團隊性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同時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 羅明春.糖尿病聯絡護士在非糖尿病病區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3):2533-2534.
[2] 楊官苗.護理團隊合作模式在糖尿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01(04):121-122+131.
[3] 覃美術.品管圈活動對糖尿病護理風險管理的影響與作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2(35):7291+7294.
[4] 李德霞,李俊玲.糖尿病護理亞專業團隊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A].河南省護理學會.2012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規范化管理學術研討班論文集[C].河南省護理學會,2012:10.
[5] 陳春香,王 敏,王曙霞,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32(11):29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6.165.02
儀 偉